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首页>重要专题>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媒体聚焦

不断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发布时间:2022-03-01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担负起廉洁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布局进行谋划,建立廉洁文化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如何结合历史文化、社会心理知识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本期圆桌论坛就这一话题进行交流探讨。 

  以文化建设涵养清廉党风 

  在全面从严治党进入第10个年头,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标志着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进入新阶段。新时代廉洁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为政以德”思想一脉相承。据《史记》记载,历史上出现过三种治理境界:春秋时子产治理郑国,通过严密的法律和监督机制,达到为政“不能欺”的境界;战国时西门豹治理邺县,通过设置严厉的法律制度,达到为政“不敢欺”境界;春秋时孔子的弟子宓子贱治理单父,将孔子所倡导的仁义忠恕与治理之道相结合,达到为政的“不忍欺”境界。西门豹的“不敢欺”、子产的“不能欺”与宓子贱的“不忍欺”,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中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既表现出我党的治国理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接续,又反映出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执政智慧的自觉传承。

  纵观历史,凡有升平之世皆得益于以道德标准训诫士大夫、教化人民,使其各安其位、各守其德,从而以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来保障政治的清明与社会的安定。以唐为例,太宗李世民曾令魏征等人编纂《群书治要》,将隋唐以前历代帝王治国理政的兴衰史囊括其中,撷取经史子部有关修齐治平的精要汇编而成,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智慧源泉,成为历代君王、辅臣和各级官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科书,其中所包含的政治智慧也成为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治党治国的重要思想资源。

  中国历史上的治国之道在于礼法合治、德主刑辅,而为政之要则在于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道德人格的形成生发于内心,琢磨于行动,浸润于日用,熏习于环境,这个过程就是文化的功能。《意见》中提出的廉洁文化建设的路径,正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用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廉洁文化建设。如此一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民心所向,众志成城,必将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世界史教研室主任、教授  秦露)

  清除文化土壤杂质保持清廉政治本色 

  廉洁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它的建设要从培育有营养的土壤也就是风清气正、向阳而生的工作、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环境入手。熟人社会、人情社会是我们传统的文化氛围。在这块土壤上,播撒着我们称之为互惠、感恩、回馈的种子,今天的利他往往蕴藏着明天的利己。尤其是当互惠这一熟人社会的传统仍然被视为“美德”,给亲朋好友帮忙等各种寻租行为都找到了“道德合法性”。案例表明,能够很明显地看到所谓潜规则大多依附于人际关系,人际的“友情”发挥着温水煮青蛙的作用,使得某些“道德行为”容易突破法律底线。

  社会竞争激烈的直接表现往往是公众焦虑感、不安全感的提升,它触动了人类害怕被群体排斥的神经,在熟人社会中它涉及到你我的尊严。怕被人看不起,似是一种普遍心理,“有面子”成为得到他人赞赏的他评指标,“没面子”也就上升为失败者的标签符号,并因此缺少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如何获得面子,除了个人努力获得社会声誉之外,有些人赞同用权力、金钱、社交圈等资源的扩张来证明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个别领导干部“渴望”被围猎的心态及逐权逐利行为的背后,事实上反映着文化土壤中的杂质在发生作用。当特权在竞争中独占鳌头的时候,它与面子实现了完美的统一,这不仅加剧竞争与内卷,而且理所当然地在社会比较中令急功近利者失去了罪恶感。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权力分享”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糟粕。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什么样的权力观,如何认识权力、怎样对待权力、为谁行使权力,是关系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时刻牢记手中掌握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也就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但现实中,这种正确的权力观被一定程度扭曲,有些人将其演变成“权为权所赋、权为己所用”。如此,“权力分享”就可能演变成心理绑架般的“责任”,也可能异化为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现象。很多人不理解,不少贪官的财富几辈子都花不完,甚至有的家财万贯却日常节俭。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它来自于因缺少自信和对今后的信心而产生的过度补偿。

  心不定则虑,志不坚则怠,支撑一个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基石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党性觉悟。只有扭住“不想”这个根本,才能在实践中增强主动觉察、辨识、剔除文化土壤中杂质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作者: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马皑)

  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重要举措。在强化“不敢”、增进“不能”的同时,抓住“不想”这个根本,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做到自觉抵制腐败、杜绝腐败、远离腐败,体现的正是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有利于提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综合功效,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重点在夯实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理想信念强基固本,以先进文化启智润心,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要强化理论武装,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证用权上的清醒;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特别是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注重发掘总结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历史和经验,传承党的廉洁基因,厚植廉洁奉公文化基础;培养廉洁自律道德操守,引导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发挥廉洁教育基础作用,强化形势教育、纪法意识、警示震慑、示范引领,养成纪律自觉,知边界、明底线;要在全党全社会营造和弘扬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风尚,清除腐败滋生的文化土壤。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关键在久久为功抓好落实。廉洁文化建设难在持之以恒,成在久久为功,需要虚功实做、绵绵用力、锲而不舍。各级党组织要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为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提供重要支撑。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廉洁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理顺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格局,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布局进行谋划,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精神文明创建考评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鼓励探索创新,及时总结推广有效做法经验,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勤廉从政,不断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作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  王鹏)

Copyright www.sdjj.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纪委监委版权所有网站首页网站声明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911号鲁ICP备05019079号-2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