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先进个人

一名反腐斗士的初心使命

来源: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19-10-17

一名反腐斗士的初心使命
——记烟台市监察委员会委员刘文清

  1993年8月进入反贪战线,历任烟台市检察院侦查处副处长、侦查处处长、反贪局副局长。

  先后主办过原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季建业受贿案;辽宁省海事局原局长侯景华受贿案;原华电国际山东分公司副总经理兼山东百年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玉君受贿、贪污、挪用公款案;烟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庄永辉受贿案;烟台市芝罘区委原书记魏秀田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原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财务总经理褚瑞增受贿案……

  曾两次被山东省检察院授予“优秀侦查员”称号、被评为检察职业道德模范、被山东省检察院记二等功、被省检察院评为全省优秀检察官……

  这是烟台市监察委员会委员刘文清转隶前的精彩反腐“答卷”。

  2018年1月初,刘文清转隶到市监委,主持第七纪检监察室工作;半年后因工作出色提名当选市监委委员。

  “一直以来,我经常会不自觉地沉浸于作为一名反腐败斗士的神圣和庄严中,如今成为一名光荣的‘纪检监察人’,转变的是工作职责和办公环境,不变的是责任担当和使命忠诚,我会为纪检监察事业坚守阵地、殚精竭虑!”这是一个从事反腐工作26年的“老兵”转隶为纪检监察“新兵”时的告白。

  刘文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枕戈待旦,打好留置“第一枪”

  2018年1月11日,烟台市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当天,涉嫌严重违纪的烟台市福山区委原副书记陈善志,被迅速转为留置。

  看似一个简单快捷的“措施转换”背后,却凝聚着尚未来得及磨合的全室人员三个无眠夙夜的N次推演。

  这样的案子,作为一名原检察院的“老兵”,刘文清顺利拿下绝对不在话下。但他深知,监委的留置措施不同于检察院的侦查手段。

  “留置是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运用的调查措施,是用法治方式惩治腐败的新手段,我作为市监委留置案件的‘先行者’,必须保证案件查得实、诉得出、判得下。”刘文清说。

  从模式程序的调整到文书流程的转换,从违法事实的定性到证据标准的适用,每一个细节,刘文清无不一一紧盯、亲历亲为。

  三天三夜,刘文清吃住在办案点,几乎没合眼,困了累了就靠劲烟浓茶撑起双眼。妻子深知他对工作的秉性,没给他打一个电话、发一条微信,大大小小的事都一个人默默操持。数天来,他几乎把相关的法律规定翻烂了,能请教的人电话都打爆了,为的是措施的顺利转换,为的是后续审查调查的完美无遗。

  最终,该案被查实,并顺利移诉、宣判,办案经验也成为典范,被市纪委监委评为2018年度优质案件。

质量至上,铁案意识贯彻始末

  “纪检监察工作是党的工作,是政治工作,我们办的每一个案子,都必须办成铁案,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只有这样,才能不负人民不负党。”这是刘文清教导办案人员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主持七室工作时如此,当选市监委委员后更是如此。

  在纪检监察系统内,刘文清对办案的严格严谨是出了名的,甚至在转隶前纪委机关很多同志都有耳闻,从专案组人员抽调到具体工作分工,从审查调查方案拟定到内审外查安排,他都坚持亲自甄选斟酌。

  内谈组作为专案组的核心,他亲自精挑细选;证据组作为案件质量的关键,他必须优中选优。如果二者人选有冲突,他会毫不犹豫向证据组倾斜。

  “一个案子,我们可以在突破上有延迟,但绝不能在案件质量上掉链子!”这就是刘文清坚持的理念。

  任市监委委员后,刘文清更注重办案质量。

  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医疗卫生,一个个难啃的骨头,在刘文清的带领下,均被一一拿下。巩固烟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同时,形成了震慑、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

  刘文清不但自我要求严,带队伍也是严得出名。他常说:“干一行就得爱一行、钻一行,纪检人就得有纪检人的样子,进入这个系统、爱上这份工作不容易,成长为能独挡一面的办案能手,更难!”

  在同事眼里,刘文清是个凡事都追求完美的人,有时候甚至让人觉得有点苛刻。任何规矩制度,在他那里都得不折不扣地执行,决不允许变通,也没有下不为例。一开始大家都感觉不舒服,但时间一长,切身受益于严守纪律时,才感觉到他的一番良苦用心。

  “老刘这个人对下属要求很严,常跟我们说‘要想吃好这碗饭,就得撸起袖子加油干’。”同是转隶过来的九室负责人高海强笑着说,“有时加班到深夜,他会准备点花生豆、午餐肉,召集办案人员吃点‘夜宵’,但我们打心里‘抵触’,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换种方式分析案情,‘一顿饭’吃两个来小时很正常。”

  刘文清主办的这些大要案件之所以能够快速拿下,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高标准、严要求。他经常同时盯着数个讯问室监控,看到最后一个谈话结束,然后将当天笔录一份一份地看,发现问题都是连夜调整到位。

  “看笔录的常委、委员我见过,每份笔录都看、都看得这么细,以前还真没见过,他不是过一遍就完事,重点是挑毛病,没有他挑不出的毛病。”在纪委工作多年的张建刚开始很不适应刘文清的工作节奏。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是刘文清的座佑铭。

无私奉献,党的工作高于一切

  2019年3月初的一天,刘文清接到去中央纪委参与专案工作的通知,当时他的母亲刚因病住院且急需手术。

  通知就是命令!刘文清义无反顾,立即在全市挑选确定6名精兵强将,一天后准时带队到省纪委报到,报到当天,母亲刚做完手术。

  20天后,刘文清父亲又患重病,考虑到如果住院手术无人照顾,他仅利用清明小长假回来照顾三天,一直到专案结束返烟的第二天,才为父亲办理住院手续并实施手术。

  在中央纪委的这三个月,他一心扑在专案工作上,攻克一个个难题。正是凭着这种执着与坚守,他带领烟台的办案同志高标准完成了承担的各项任务,得到了中央纪委领导和专案组领导的一致肯定与表扬。

  而自己的家事,他自始至终对组织只字未提,一直到他回来很久,大家才知道他赴中央纪委的这三个月里家里发生了什么。

  刘文清的“拼命三郎”精神在市纪委监委机关是人人皆知的。

  办过案子的人都知道,加班加点、连续作战是家常便饭,没有哪个案件是按部就班就能突破。

  去年以来,刘文清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办案点度过的。在查办刘玉璞案时,为了快速突破,他在办案点一住就是十几天,经常驱车半个小时匆匆回家看一眼,接着又回到单位,凌晨召开碰头会研究案情已常态化。

  “办案这一行,没有牺牲奉献,是干不好的。”刘文清经常说,“要想办案的同志们有激情、有斗志,组长必须冲在前、顶上去。”

  “刘委员一上案子就像拧紧了发条一样,拼命的劲头根本停不下来。”六室主任孙峰如是评价他。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工作上投入的多了,能留给家人的就必然少之又少。

  “从事纪检监察工作,这是一份责任、更是一项使命,我能从一名‘战斗员’成长为‘指挥员’,全赖于组织的信任和培养,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才能对得起党组织的重托、对得起人民的期盼、对得起‘纪检人’这个光荣称号!”刘文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