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先进个人

秉公执剑护正气

来源: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19-10-17

秉公执剑护正气
——记烟台市莱山区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车志孟

  一身正气,他恪尽职守诠释“忠诚”分量;

  秉公正义,他不忘初心扛鼎“责任”担当。

  他就是烟台市莱山区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车志孟。

  从“人民卫士”到“反腐战士”,在车志孟不到5年的纪检监察干部经历中,他以对党的事业和组织嘱托的坚守和坚持,对正风肃纪和惩治腐败的坚决和坚定,初核问题线索400余起,参与立案审查调查180余起。

  他常说:“党把我放在这个岗位上,我就要把手中的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短短一句话,说出了一位纪检监察人对党、对事业的热血情怀。

咬定目标不松口,“我只比别人‘多一点’”

  2018年,车志孟所在的审查组核查王某某有关问题。为了不打草惊蛇,审查组首先进行外围调查。调查进入关键时期,在对车辆轨迹排查过程中,由于涉案车牌号模糊,无法确定车辆信息,调查陷入僵局。

  就在审查组束手无策之时,车志孟想出一个“笨办法”——“扫街”。

  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敏锐性,他每天早晚驾驶自己的私家车,仅靠一个模糊的车号和车型,在莱山区大街小巷、居民楼停车场进行排查。最终,车志孟在一片待拆迁的民房旁找到该车辆,从而确定了车辆相关信息,为后期查清事实打下了基础。

  “通往目标的路,即使99条都堵了,我也要找到第100条。”车志孟说,“而要达到目标,我只是比别人做了‘两个多一点’。”

  同事评价:狡诈难攻的谈话对象到他手里就被突破了,细碎模糊的线索经他核查就清晰了,对各方的沟通协调由他主办就理顺了……正是他“多一点法子、多一点坚持”这“两个多一点”,才为“模糊”的案件带来清晰的可能。

  “好的方法是为了更高效的工作。”基于此,车志孟将“两个多一点”应用到团队管理中。

  监察体制改革工作启动后,车志孟所在的第一纪检监察室均由转隶干部组成。作为科室负责人,如何迅速团结转隶干部、激发科室干劲这个问题摆在他面前。车志孟以过硬的业务素养和政治品格迅速获得了科室同事的认同。同时,他主动分析转隶干部长短板,注重发挥各自优势,在科室内建立“人人主办”“业绩上墙”等制度,在科室内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激发干部积极性,让大家真正成为一家人、力量拧成一股绳。

  “两个多一点”更被车志孟应用到其他工作中。在从事反腐败协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等工作中,他不断畅通联席沟通渠道、建立健全扫黑专项办职责、人员分工以及与司法机关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同步介入和双向反馈制度、探索委内线索移送机制,对内明确了各室之间的职责边界,对外促进了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和履职尽责,强化了惩腐打伞工作力度,形成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合力。其中,在参与省委重点督办的涉黑案件惩腐打伞工作中,车志孟连续加班加点对相关涉黑人员被选举成为人大代表问题进行了认真核查,核查结论得到省纪委的认可,对相关涉黑人员入党问题进行了核查,追责问责5人,对相关问题线索立案17件。

敢打敢拼挑重担,反腐一线的“尖刀利刃”

  2017年夏季,市纪委组织县市区异地交叉直查直纠专项活动,按照工作安排,车志孟自告奋勇奔赴栖霞市开展为期2个月的直查直纠。

  期间,他克服人地生疏、天气酷热等困难,不听汇报直接深入乡镇调取相关账目,多次深入一线开展执纪,共发现并初核问题线索16件18人,立案审查11件12人,组织处理5件6人,圆满完成直查直纠任务,取得预期效果。

  然而,领导、同事以及同行们不知道的是,在车志孟挑起直查直纠重担的同时,恰逢他的二女儿刚出生不久。他在栖霞执行任务的2个月期间,女儿发烧,他心中焦急、左右为难,但考虑到直查直纠工作对时间要求的特殊性,一直坚持在工作一线,没有提出请假。

  作为莱山区反腐战线上的一员,车志孟已不知多少次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迎难而上、不辱使命。

  今年,院格庄村孙某某、官庄村姜某某的问题备受群众关注。其中孙某某的问题由于证据不足一直无法落实,导致群众对审查组心存疑虑。车志孟了解后,带领审查组反复研判、精心准备,多次深入群众家中不厌其烦地与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终于取得了该村群众的信任。最终,审查组排除万难查明事实,孙某某被立案审查。

  像这样的审查调查,车志孟经历了太多。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四年多时间里,车志孟已参与审查调查180余起,其中涉及乡科级领导干部和村居“一把手”就有60余人,多次被评为“优秀”等次并受到嘉奖,被推荐为烟台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因敢于打硬仗、啃“硬骨头”,车志孟被领导同事称为一把敢打善拼的反腐“尖刀”。

精益求精钻业务,决不当“半瓶水”干部

  车志孟的微信头像是一幅非常有趣的漫画:“满瓶水”沉稳不动,旁边“半瓶水”晃晃荡荡却夸夸其谈。一眼便看出是谚语“一瓶不响、半瓶晃荡”。

  以此作为头像,车志孟有自己的心思:“以此时时告诫自己,不能成为纪检工作中的‘半瓶水’,警醒鞭策自己时刻不忘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以此为警醒,从参加纪检监察工作伊始,车志孟就有着强烈“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论工作再忙、任务再重、身体再累,都一直把学习当作头等大事,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

  2017年以来,党中央、中央纪委出台一系列党内法规。车志孟结合工作实际在较短时间内学习掌握了这些新规定。日常只要遇到问题,他就向身边的同事请教,还组织办案人员一块探讨研究。他精心钻研、记录学习笔记已有2万余字。逐渐,他熟悉了党纪法规和各项业务流程规定,还自行编制了常用党内法规规定、监督执纪工作流程图等学习材料,在单位内部广受好评。正因此,他在单位内被称为业务专家、“活字典”。

  在他的带动下,各纪检监察室不断吸取有益的审查调查经验和方法,有针对性地集中学习,开展专题审查调查业务培训,通过“主办练、交叉练、过招比”的“两练一比”实战练兵活动,在以案代训、上台讲课、模拟演练等活动中进行业务“比武过招”,审查案件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无私奉献践忠诚,刀枪不入的纪检“硬汉”

  在审查调查过程中,有人游说说情、有人讨好送礼、有人阻挠抗拒,更有甚者威胁恐吓……在权与法、情与理、是与非面前,车志孟说:“查出腐败不是要针对哪个人,是民心所向,是我的职责所在。”

  2017年村级换届选举前夕,按照工作安排,车志孟要对汪某某有关问题进行核查。汪某某闻风后,便找到车志孟的同学向他施压说情。车志孟当即表示,“我干这份工作,既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腐败分子,一定会根据事实给他一个公平公正的结论。”同学悻悻而回。

  不想汪某某进而转变策略,直接大胆起来。汪某某打听到车志孟父母家的地址,想去送礼品“表示表示”,被车志孟断然拒绝。

  汪某某恼羞成怒,继而威胁“会经常去找车志孟父母‘聊天’”,用老人的安危直戳车志孟的“软肋”。车志孟不为所动,对方这种“心虚”的表现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坚持原则、查清事实的决心。另一面,车志孟回到家后赶紧与妻子商量,向父母说明情况并做通思想工作,将父母接到自己家暂时居住照顾。

  在车志孟的坚持下,汪某某的违纪事实得以查清,汪某某被给予留党察看处分。处分下达后,汪某某认为车志孟“六亲不认”,是蓄意帮助他的对立面打压他,故意不让他参与村委换届选举。车志孟不计前嫌,多次主动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他始终坚信“纪法约束有硬度,更要有温度,处分不是目的,更重要是与教育挽救相结合。”经过锲而不舍地与其谈话谈心,深刻剖析违纪问题,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汪某某的心结终于得以疏通,心悦诚服地接受了组织上给予的处分,其所在村的矛盾纠纷也趋于缓和。

  “针插不入,水泼不进”,车志孟是让违纪者束手无策的纪检“硬汉”。然而“硬汉”也有“柔软”的时候。

  2017年,70多岁的母亲住院做胆囊胆管摘除手术,正值区纪委审查吕某某有关问题的关键时期。为了不影响工作,车志孟只能聘请护工照顾母亲,只在晚上案件审查间隙到医院照看一下,出院后又将母亲拜托给亲属照顾,直至审查调查结束。

  家人在他的影响下,给予了他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妻子在他愧疚时宽慰道:“你回来也帮不上什么忙,安心工作不要辜负家人的期望,不要辜负领导的信任。”年过七十的母亲说:“好好工作比陪我过多少生日都强”。

  常年高强度工作让车志孟的身体落下不少“职业病”,对于这些病痛车志孟不愿提及,但总是在两难抉择中选择了坚守岗位。

  有人知道后嘲笑他“傻”,他不以为意地说:“既然担负起了纪检监察这份光荣的职责和使命,就要义无反顾、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