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验亮点>媒体聚焦

做传递希望的爱心使者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8-11-12

  刘长城,1965年生,山东省威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从事慈善志愿服务26年,先后获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第四届“CCTV慈善人物”“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国志愿助残阳光使者”等称号。图为刘长城在助残活动中。

  我出生在山东威海一个不算富裕的渔民家庭,儿时的记忆中,父亲主要靠出海打鱼赚钱养家。但不出海的时候,父亲也闲不住,不是帮邻居修理用坏的家具、更换灯泡,就是帮村里的孤寡老人挑水、砍柴……后来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落在体弱多病的母亲身上,我们兄妹几个年龄还小,那段日子确实非常艰苦。但幸运的是,乡亲们向我们伸出了“援手”,东家一瓢米、西家一捆菜。“这都是你爹在村里结下的善缘。”母亲时常以此教育我们兄妹要多做好事,见到别人有困难,能帮一把就帮一把。那时,在我心里便埋下善良的种子:以后要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威海市总工会法律顾问处工作,经常和困难群体打交道,在这期间,我用所学的专业法律知识帮助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

  2008年,我到文登区侯家镇挂职,任党委副书记。我走遍了侯家镇38个村的每条街巷、每户人家,哪户家中比较贫困、贫困的原因是什么、需要怎么帮扶,我都牢记于心。在挂职的一年半时间里,我与38户贫困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经常拉着家属到侯家镇“走亲戚”,我先后筹集到20多万元资金,为村里铺路架桥。事情虽然不算大,但看到群众洋溢在脸上的笑容,我的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于是,2008年12月,我发起成立了“长城爱心大本营”,把那些有爱心、愿意帮助别人的人聚集起来,“抱团”参与更多的社会公益、慈善和献爱心活动。

  最让我意外的是,80多岁的老母亲竟然第一个报了名,不但捐款捐物,还执意要跟着志愿者走街串巷捡拾垃圾。母亲身体力行的支持,更坚定了我的信心。从最开始的家人,到同事朋友,再到妻子的同事,女儿的同学,还有那些曾经被帮助过的人,都加入了志愿者队伍……10年时间,爱的星星之火逐渐燎原,志愿者团队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如今的5万余人,累计开展公益帮扶活动500余次,帮助残障朋友和弱势群体5000多人。

  多年的助残经历让我明白:捐款捐物治标不治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关键的是激发残障朋友们的“内生动力”,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

  为此,2015年10月,我们开展了“轮椅上的画家梦”助残项目,聘请专业油画家免费教授一些残疾朋友绘画,并帮残疾朋友将他们的优秀画作统一进行销售。三年来,培训残疾人士439人次,有276名贫困残疾朋友成功脱贫。

  2016年,我们又发起“轮椅上的电商梦”“盲人电商梦”等助残脱贫项目,如今已有546名残疾人参与电商项目,其中325人实现了就业、获得了收入。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朋友这样对我说,“我从没想到自己能画出这么美的画,还能靠它赚钱养家,现在我又找回了自信。”

  如今,爱心大本营顺应新时代发展,建立起信息化公益平台,发起“智慧公益”。让培训教师利用互联网,通过软件终端在线视频教学,与残疾朋友进行交流互动,使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技能培训。同时,我们运用大数据,对全市5千多名残疾人及家庭建档立卡,对其年龄结构、接受培训类型和收入状况等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提供网格化“一对一”服务。通过“智慧公益”,我们的帮扶更精准,也让我们传递的爱更有力量。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滴滋润大地的泉水,一线照亮黑暗的阳光。我愿做一个传递爱心的使者,把“一滴水”“一线光”汇集起来,这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刘长城 口述 刘兵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