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公开>巡视巡察

中共菏泽市委关于十二届省委第一轮巡视
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来源: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3-04-26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2022年6月23日至8月22日,省委第四巡视组对菏泽市开展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巡视。10月8日,省委巡视组向市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整改工作基本情况

  为切实做好巡视整改工作,市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把握省委对专项巡视整改工作的要求,迅速组织动员,精心安排部署,聚焦解决反馈问题,聚焦构建长效机制,全力推动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在菏泽落地落实。

  一是扛牢主体责任。省委巡视反馈会议后,市委迅速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成立巡视整改领导小组,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全面推动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问题整改、监督问责、线索核查4个工作组,均由常委同志任组长。各工作组按照任务分工,统筹指导全市面上巡视整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问题。本着全面整改与重点整改相结合的原则,对省委巡视反馈的4个方面10个重点问题,细化分解为46项具体整改任务,分别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11月16日,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委组织部领导到会指导,各常委同志认真对照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主动认领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今后努力方向,有力促进了巡视整改工作全面深入推进。

  二是领导带头推进。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线索亲自督办,先后主持召开4次常委会会议,安排部署整改落实工作。整改方案确定后,带头认领具体整改任务,逐一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推动落实。带领督查组实地检查有关县区、部门工作情况,及时反馈问题、推动落实。两次召开市委巡视整改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听取各有关县区、各工作组整改工作整体进展及市级领导实地督查情况汇报,对巡视整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市委常委同志坚持以上率下,认领整改任务、研究整改措施、督促整改落实,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强化督导调度。市级领导同志带队对所联系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进行实地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明确整改要求,压紧压实了整改责任。各工作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现场督导等方式,对整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巡视整改以来,累计对10个县区、21个牵头部门开展实地督查106次。坚持每周对整改工作推进情况调度汇总、分析研判,紧盯时间节点、科学把握时序,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按时落实到位。

  四是注重建章立制。按照“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的要求,认真总结巡视整改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健全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难题。巡视整改工作开展以来,市级层面新建、修改完善制度9项,初步构建起了巩固整改成果的长效机制。着力强化制度执行,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零容忍,坚决杜绝“破窗效应”,使制度真正成为人人敬畏的高压线、硬约束。

  二、具体问题整改情况

  市委对照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逐项认真研究,严格落实责任,强化整改措施。目前,各项具体整改任务均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聚焦“对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认识有偏差,对黄河入鲁第一市的特殊地位把握不到位,学习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有差距”问题方面

  1.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不深入、领会不深刻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整改。一是增强学习主动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系统学、反复思考悟。2022年10月31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主题,开展集中学习研讨,把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及有关理论文章等列入学习内容。督促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等各项学习制度,印发《关于进一步改进菏泽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办法》,将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情况纳入综合绩效考核,全面开展列席旁听,带动各级各部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实效性。各县区及市直部门、单位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学习,实现专题学习全覆盖。二是旗帜鲜明引导纠正。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在市委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对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有关内容进行充分解读阐释。把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培训计划并严格落实,引导广大干部、学员更加深刻认识和理解其理论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编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学习材料选编》等各类理论读物,在菏泽日报、菏泽新闻联播、“学习强国”菏泽学习平台等媒体开设专版专栏,在新媒体刊发原创作品,广泛刊发各类作品9300余篇(条)次,充分展现我市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成效。组织开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主题巡回宣讲,成立市、县专家学者宣讲团,集中宣传宣讲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有关政策、实施路径和工作成效。三是强化推动落实。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结合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深化思路举措,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2022年市委常委会会议17次、市政府常务会议16次审议相关文件或听取汇报,将推进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关事项纳入2023年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及时调度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实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对2022年纳入省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库的项目进行动态调整。充分发挥人大、政协职能作用,综合运用地方立法、专题调研、民主监督等多种方式,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指导各县区准确把握菏泽“黄河入鲁第一市”定位,立足特色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努力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菏泽路径”。精心培育生物医药这一首选核心产业,加快构造全产业链生态,持续深化“一港四园”产业格局,2022年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33亿元。现代医药港“头雁效应”凸显,两年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12个;签约项目总数达50个、总投资150亿元。高端化工产业加快向绿色化、低碳化、高效化转型升级,劲海化工100万吨资源综合利用等一批项目投产运行。东明石化30万吨UPC科技示范工程顺利推进,是菏泽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高端制造业项目。该项目采用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合开发的原油超级催化裂解制烯烃技术,具有能耗低、收率高、流程短等优点,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首创的先进水平,已获批建设“山东省烯烃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牡丹特色优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稳种植、精加工、塑品牌,加快建设牡丹省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有力推动牡丹产业从单纯观赏到“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达120余家,开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日化品和牡丹生物医药类产品260余种,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富贵之花”已经绽放为“产业之花”“富民之花”。扎实推进东明县“北工南农”主体功能区建设,健全完善南北功能区差异化分类考核体系,持续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北工”整体跃升,“南农”强势起步。

  2.对突破菏泽、后来居上的内生动力、“走在前、开新局”的定力魄力和“跳起来摘桃子”的精气神不足问题,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整改。一是增强走在前列意识。围绕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这“一个根本”,着力培养专业型、学习型、创新型干部,全市干部精神状态和能力素质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通过连续取得申请国债、破圈断链、项目申请、新区推进、设施提升等一系列局部胜利,办成了一批过去不敢想、不会办、办不成的大事难事关键事,广大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想干能干、苦干实干、干成干好的氛围更加浓厚。2022年,全市上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极不寻常的形势下,交出了一份极为可贵的答卷。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4205亿元、同比增长4.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完成300.6亿元,同口径增长10.8%、增速居全省第二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菏泽“农业优势不能丢,要继续巩固加强”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2022年夏粮、秋粮继续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粮食总产达158.9亿斤。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加大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推广,加大技术服务指导力度,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确保到2025年粮食增产达到1.1亿斤。聚焦做大特色产业、做强优势品牌,19个乡镇入选2022年省级农业产业强镇,136个村入选2022年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6家企业产品被评为省第七批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182家,较2021年年底增加178家,实现营业收入1725.53亿元、增长15.61%。聚焦培育农产品加工领军型企业,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创新提升平台建设,筛选符合条件的20家领航企业实行月调度,进行重点培育。聚焦各县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巨野县、单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建成,牡丹区、曹县成功获批创建。二是克服等靠要思想。深入推进干部思想观念转变,组织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带领全市上下时刻牢记“后来居上”殷切嘱托,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实施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工程暨“四学四转四提高”活动,开设“牡丹大讲堂”“乡村振兴大讲堂”,分部门分领域举办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培养专题培训,全面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树牢干大事创大业、超常规大跨越、靠自己善借力的观念。真抓实干推动产业发展,聚焦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谋划构建“231”特色产业体系,全面重塑菏泽产业发展新优势。生物医药、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完成税收占地方税收比重稳步提高,财源支撑作用持续增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个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菏泽工业总量不断膨胀、结构持续优化、能级稳步提升。积极主动谋划实施项目,省级重点项目数量和体量持续位居全省前列,2022年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超过130%。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依托重点园区开展产业链、专业化、预制式招商,龙蟠科技、卓航新材料等一批造血型、税源型项目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全力夯实资金保障,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借款额度居全省前列。注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大力选拔政治素质过硬、勇于攻坚克难、工作实绩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启动实施年轻市管干部“倍增计划”,鲜明树立了“择优”“实绩”“一线”导向。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勇于改革创新、敢于担当负责的干部撑腰壮胆、当好后盾。三是增强挖潜动力。牢固树立节约集约意识,全面提高要素资源使用效率。深化“亩均效益”评价改革,围绕强化企业服务、优质企业奖补、低效企业整治等,研究制定配套实施意见,促进各类要素向领航企业、高成长性企业集聚。实行城镇土地使用税分类分档政策,推动综合评价低的企业转让不必要用地或者转型升级。大力推行“标准地”供应、弹性供应制度改革。加快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超额完成2022年省下发批而未供土地处置任务。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污染物排放源头控制、全过程控制;按时完成全市“十四五”主要污染物重点减排工程项目动态更新,建立2022年全市新建项目“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替代台账,着力提高项目环评审批效率,高质高效服务全市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四是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市委常委会着力推进各级干部战略思维能力提升,举办“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专题培训,引导参训学员增强系统观念、全局意识,切实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按照省委提出“发挥黄河入鲁第一市优势,打造我省服务和融入黄河战略桥头堡”要求,全面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沟通对接,注重与鲁南经济圈各市协同联动,与鲁南其他3市签署鲁南经济圈一体化交通建设、乡村产业等6份合作框架协议。督促指导东明县与濮阳县先行先试、对接沟通,联合起草《东明县和濮阳县共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合作协议》;多次与濮阳市沟通协调,于2023年2月开展实地对接,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交流沟通,确定下步深化合作方向,努力探索鲁豫毗邻地区合作新路子。

  3.对滩区迁建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差距问题,重点从六个方面抓好整改。一是全面加强迁建工程过程管控。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管控,调整优化立项审批明白纸,督促指导项目单位科学精准规划投资,严格做好下步政府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查、资金评审、质量监管等工作,切实把好项目“准入关”“质量关”“安全关”。督促指导有关县区积极争取、多方筹资,加快推进迁建工程超规划投资问题整改。二是严格规范重点工程市场秩序。强化日常监管,结合应用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对全市在建项目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明确责任人,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支付。根据《菏泽市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结合市场行为信息,对入菏建筑企业开展信用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菏泽市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平台。委托第三方对全市在建建筑项目进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加大对工程承发包、管理人员在岗履职情况的督查力度。督促有关县区严厉打击建筑工程违法发包与转包行为,举一反三抓好整改,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市场秩序。三是着力做好服务设施建管。深入开展黄河滩区迁建村台(外迁社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实地督查,着力整治杂物随意堆放、“小广告”乱贴乱画、弱电线路散乱等现象,妥善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等方面问题,推动村容村貌有效提升。四是聚力推进滩区土地复垦。严格按照《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要求,组织开展专项督导,督促指导有关县区全力加快滩区旧村土地复垦进度。目前,累计完成土地平整3.7万亩。五是谋划做好滩区后续产业发展。结合滩区实际研究印发《菏泽市加快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后续发展若干措施》,指导沿黄县区抓好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特色生态和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等产业发展。完成对沿黄县区的滩区文旅资源普查,研究制定黄河滩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组织编制黄河风情带、黄河滩区旅游特色村等规划,系统推动滩区特色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六是加快完善滩区基础设施。研究出台黄河滩区路网规划,统筹做好滩区路网安全防护、环境整治、养护管理、提升改造等工作。2022年,新改建滩区道路29公里,完成35个滩区平交道口安全隐患治理。加快完善滩区供水设施,建成一批高标准农田,着力补齐滩区基础设施短板。

  (二)聚焦“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重点任务还有不足”问题方面

  1.对黄河安澜屏障筑得不牢问题,着重从五个方面整改。一是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重要论述,将有关内容纳入全市县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和党校必修课程,带动各级党员干部增强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研究制发《菏泽市防汛应急演练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汛演练长效机制,严格规范演练工作。从严从细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严格落实“汛期不过、排查不止”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制度,督促各级各部门全面摸清风险底数,确保防患于未然。督促河务部门充分用好视频监控、无人机、远程会商系统“三个全覆盖”巡河模式,全面深入开展防洪工程视频巡查。二是补齐防洪抢险短板。严格执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规则和会商制度,充分发挥市防指办、市黄河防办职能作用,每季度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按照“应接尽接”原则,将市黄河河务视频监控系统接入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河道视频监控系统、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智慧管控平台,排查并分类整改滩区控导工程处4G信号问题。持续理顺调度指挥体系,实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视频会商,各县区前端布控球、单兵或软终端等装备与市应急指挥中心成功连接。三是加强防汛队伍建设。研究制定《菏泽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每年汛前调整补充抢险队员,公布专业机动抢险队队员名单,制定培训演练计划,不断加强专业队伍和管理制度建设。强化防汛队伍业务培训,2022年全市开展各类防汛培训286次、培训1.45万人,联合开展演练6次。做好乡镇应急值班值守检查,累计开展视频调度20余次,未发现缺岗、脱岗情况。四是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加快推进市级综合救灾物资仓库建设,加快市防汛物资仓库施工进度,根据防洪实际和物资储备现状,及时补充和更新防汛物资。认真落实黄河防汛物资管理制度,强化国家常备防汛物资管理,严格规范黄河防汛物资仓库管理、物资使用与调度程序,2022年,市县两级累计补充防汛石料5487立方米,完成防洪工程亮化建设。积极申请中央洪涝灾害救灾救助资金,加强全市应急系统物资装备储备。定期调度救灾物资储备情况,组建4个工作组赴基层一线开展实地督查,督促各级各部门抓好应急物资储备。五是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将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编制纳入2023年城建计划,建立联调联动、信息共享等机制,明确防汛河段闸阀责任分工,针对性解决排水设施建设标准、城区闸阀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保障城区排水及时顺畅。加快推进雨污合流管网改造,2022年全市完成市政雨污合流管网改造243.26公里;新建雨水管网125.45公里、污水管网116.01公里。组建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对城区雨污水管网、防汛除涝工程等加强监管。

  2.对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力度不大问题,着重从六个方面整改。一是谋划实施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深入贯彻“四水四定”原则,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统筹推进全市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立足全市所有水系、水库、水资源,深入研究调蓄菏泽南、中、北水系的渠道和方式,充分利用采煤塌陷地水资源、雨洪资源、再生水资源,策划全市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列入2023年省重大项目。二是精细化管理黄河“水池子”。研究制定全市“十四五”水资源管控目标,明确各县区“十四五”时期和2023年水资源管控目标,科学测算黄河水用水计划,优化调度措施,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扎实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用水过程管理,严格执行用水定额标准,抓好超计划加征水资源税政策实施。三是着力加强超采地下水治理。全面排查深层地下水开采情况,优化超采区综合治理工作计划,确保2025年年底前全部实现压采。分类施策、精准抓好地热水井管理整顿,扎实做好居民小区供暖地热水井热源替换,市主城区实现供热管网全覆盖,关停地热源井供热的小区均可接入集中供热网;各县区基本实现城区供热管网热源覆盖。四是严格落实节水控水措施。研究制定《关于印发菏泽市落实和完善节水激励政策若干措施的通知》,围绕开展节水载体建设、加大节水资金投入、完善价格调节机制、探索实施推行水权交易和水务经理制度等8个方面,明确激励措施。严格按照单位产品用水定额核定年度计划取用水量,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及以上的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单位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开展水资源税收优惠政策宣讲,引导纳税人采用节水方式生产经营;完善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依托山东省水资源税远程在线监控系统,做好水资源税税源信息管理的同时,对超计划用水加倍征收水资源税。将节水监督检查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现场核查各县区取用水单位节水监督管理情况,倒逼工商业主体节约用水。加强节水宣传,采取打造节水主题广场、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五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2022年打造高效节水灌溉农田23.5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水肥一体化农田3.1万亩。在作物主要生育期,进行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提供科学灌溉意见。积极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实施鄄城旧城、东明高村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累计治理渠道108.6公里,渠系输水能力进一步提高。六是从严排查整改饮水安全隐患。城市供水运行管理方面,加强供水管网巡查,保障供水管线正常运行;万福水厂通水使用,增加供水量10万吨/日。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三年专项行动,全力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机制,稳步扩大地表水供水覆盖范围。在水源转换过渡期内,加强对地下水供水工程的运行监督管理,保证供水安全。

  3.对生态保护修复责任落实不力问题,着重从五个方面整改。一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部署,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开展集体研讨学习,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各级党校主体班次学习内容,确保入脑入心,贯彻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全过程。2022年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召开2次全体会议,对年度重大环境工作进行磋商,广泛凝聚工作合力,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力开展。严格执行“两高”行业项目环评审批原则和准入条件,推进温室气体排放纳入环评管理和“两高”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从源头上改善生态环境。扎实开展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出菏泽贡献。二是全面抓好水污染治理。2022年,我市8个国控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三类及以上标准,城市水环境指数较2021年提升3个位次。大力实施“两个清零、一个提标”,持续完善涉水基础设施,5个县区已完成整县制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工程建设,完成建成区黑臭水体动态清零长制久清评估。按时完成2022年度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我市在省监管平台238处农村黑臭水体已全部按照省生态环境厅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治理任务。创新开展农村黑臭水体赋“健康码”管理,对黑臭水体实行实时监管,现已完成黑臭水体“健康码”制作,下步,将积极探索形成长效监管机制。着力消除管网空白区,对缺失管网的路段补建雨污水管网,完成排水单位雨污分流改造4834个。科学加强煤矿企业外排水治理,全市8家煤矿企业外排废水超标问题已全部解决。6家煤矿企业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磋商、协议签订等工作已完成。三是着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污染起底式排查整治,编印节水养殖典型资料,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培训班,推广普及粪污处理利用技术、节水养殖技术等。对有关县区禁养区内养殖户合理制定搬迁或取缔计划,有序组织实施。持续加强粪污污染治理,指导有关县区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集中处理中心。督促养殖专业户配建治污设施,确保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四是强化重点行业污染源管控治理。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制定公布《2022年菏泽市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对重点排污单位进行严格监管。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模式随机抽查排污单位5439家,实现重点排污单位监管全覆盖。建立“两打”“夜查”和监督帮扶等交办县区问题整改清单,定期调度立案查处和问题整改进度。五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牢固树立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意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属地管理、党政同责要求,全面整改耕地流出问题。对所有违法图斑逐一核查,分类施策抓整改。扎实落实种粮惠农政策,保护好群众种粮积极性,2022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三次种粮一次性补贴全部发放完毕。

  4.对纵深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有差距问题,着力从五个方面抓好整改。一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持之以恒推动高端化工提质扩能,规上化工企业主营业收入增长7.5%、投资增长45.3%。通过技术改造、企业培育、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举措,全力加快农产品加工、纺织、木材加工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精心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构造全产业链生态,“一港四园”产业格局持续深化。现代医药港“头雁效应”凸显。以睿鹰集团为龙头,建成医药全产业链智能制造共享平台,新药产业化周期可压缩90%、节约成本三分之二。大数据、5G微基站等新产业快速膨胀,奠定了转型升级基础。二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挖掘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创造潜力,牡丹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着力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印发实施《菏泽市研发投入奖励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引进培育高端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鼓励专利发明,增强发展活力。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积极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首选产业打造,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就生物医药产业赴上海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达成多个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合作协议。加快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产业,获批创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3个。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上企业达131家;新能源装机规模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5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力做大做强牡丹、大蒜、芦笋等特色产业,牡丹栽培面积全国最大、品种最多,芍药鲜切花占全国同领域市场过半、线上市场占比达80%。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182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4家。集中推进27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307个农村产业发展和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工。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1574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88处。深化村“两委”换届成果,15%的村党组织书记纳入专业化管理,组织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722场次。大力推进“归雁兴菏”,2022年以来新增返乡创业就业5.47万人,领办创办经济实体2.64万个,引进过亿元项目51个。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宅基地审批管理机制,实现乡镇宅基地联审联办服务窗口全覆盖。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过渡期内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规范财政衔接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严格落实“四权分置”资产管理模式,加强扶贫项目后续管护,探索建设创业车间,助力乡村振兴。着力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演出5631场,开展文化送到家门口—百部文艺作品线上线下展播活动。深化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树新风 兴万家”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定期调度村居红白理事会建设和运行情况,建立移风易俗工作台账。加强各级媒体对“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典型的宣传报道,开展全市“百佳红白理事会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展播《公鸡过寿》《一碗菜》移风易俗类文艺作品,累计播放9600余场次、观看人数达33万余人。四是高标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有机衔接的城镇发展体系。2022年度城镇化行动计划各项任务目标已按计划完成。五是发掘利用“黄河故事”菏泽篇。统筹谋划、深入挖掘沿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沿黄精品旅游线路,录制完成黄河文化宣传纪录片《大河记忆—菏泽篇》,举办“黄河记忆专题档案文献展”,在菏泽日报开设专栏《黄河民谣》,完成现代戏《巾帼云天》《黄河谣》创排并实现首演。启动拍摄黄河故事电视文献纪录片《黄河归故》。着力擦亮“中国牡丹之都”品牌,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菏泽牡丹宣传视频亮相天安门《辉煌的中国》主题展,菏泽牡丹产品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集中展示。按照“五化并举”思路,高标准举办第32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和2023世界牡丹大会,充分体现了大会的国际性、高端性和专业性;全网新媒体作品点击量突破6亿次,“中国牡丹之都”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空前提升。借助“天宫课堂”菏泽一中分课堂问答直播,在天地直播互动环节展示菏泽牡丹元素。加快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故道生态旅游产业带,建立沿黄重点在建文旅项目库,调整完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库,强化跟踪监测。培育特色旅游产品,围绕牡丹、水浒、黄河、非遗等特色文旅资源,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惠游菏泽”旅游年卡正式发行。调整菏泽市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前城市形象推广宣传片,持续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

  (三)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发挥不够”问题方面

  1.对主体责任履行不力问题,重点从三个方面抓好整改。一是深入细致抓好思考谋划。聚焦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对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把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与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同谋划、同推进,完善市县两级党委研究发展战略、制定重要政策、决策重大事项的工作机制,定期研究部署重点事项,切实提高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能力和定力。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市委常委会班子成员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把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责任到岗、落实到人。市委常委会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后,市委班子及成员均列出整改清单,逐项抓好落实,具有完成时限的任务已全面完成,长期任务均取得阶段性成效。二是全面精准抓好重点监督。紧紧抓住全面从严治党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这个“牛鼻子”,全面排查研判滩区迁建、村台建设等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问题线索,通过单位自查、督导检查、述责述廉、责任追究等方式,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督促指导有关县区认真做好滩区迁建基本户认定,严格规范津贴补贴发放工作,采取月调度、现场督导等方式推动问题及时整改。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将日常监督融入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工作全过程,着力在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针对性排查防范廉政风险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财务管理等有关制度,全面堵塞制度漏洞。三是一以贯之抓好作风建设。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五比五看”大竞赛,持续推进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两个转变”。全市上下人心思齐、人心思干、人心思上,一批优秀干部在疫情防控、“双招双引”、乡村振兴、安保维稳、巡视整改、文明城市创建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在一线、攻坚克难,展现出顽强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全面加强和规范巡河工作,通过现场检查、干部培训、信息化建设等手段,推动各级河湖长责任意识、履职本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切实提高巡河质量,有力推动河湖面貌持续提升。提前谋划制定2023年度防洪预案,要求逐项明确责任部门,统筹专业力量,压紧压实责任,健全协同机制,切实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2.对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精准有效开展靶向监督。运用“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机制强化精准监督,聚焦规划编制、项目审批、招标投标、土地出让、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梳理细化10个重点方面、90项重点工作、177条具体措施,强化对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专项监督中工作作风和遵纪守法情况的精准监督。探索菏泽市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监督“1+9”联动机制,围绕生态保护修复、水资源节约等重点方面,在有关县区开展专项察访,发现问题线索29条、处理24人;对防洪防汛关键区域、堤坝、险工及物资储备管理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研究提出整改建议,跟踪督促问题整改。建立县区和市直部门滩区迁建后续工作整改监督“两清单”,每半月督导一次整改进展,每月研判一次存在问题。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科学精准、稳慎有效问责,2022年开展党内问责146起,问责党组织12个,问责领导干部240人;监察问责30起43人。

  (四)聚焦“落实各类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不彻底”问题方面

  市委常委会强化督导、压实责任,听取专题汇报,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全力推动解决巡视、审计、环保督察等发现的涉及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方面问题。明确由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收集汇总各类问题,建立清单、闭环管理。督促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按照时限要求整改到位。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拒不整改、推诿整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单位和人员,严格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督促有关县区全面解决违规新增焦化产能问题,按照省相关要求,明确产量控制目标,向有关焦化企业下达煤炭消费及产量控制目标,2022年均未超控制目标;加强对煤炭消费和焦炭产量情况的调度,加快推进焦化企业产能整合。指导有关县区做好洗沙筛沙企业取缔、“公转铁”项目建设等工作。

  (五)关于巡视移交问题线索和信访件办理情况

  针对省委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和信访件,办结170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0人,其余正在办理。

  三、下步工作打算

  目前,我市在巡视整改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省委要求相比,与全市广大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个别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巡视整改认识还不到位,没有真正对号入座、积极主动认领;压力传导仍存有“上紧下松”“上热下冷”现象,个别单位整改要求与本单位实际结合不够,操作性不强;有的地方和单位不注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没有做到标本兼治,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对巡视整改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定力,强化政治担当,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后续整改工作,全力推动问题清仓见底、务求实效,保障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抓好巡视整改落实。把巡视整改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按照整改方案确定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坚持责任不丢、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持之以恒抓好巡视整改落实。对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整改事项和基本整改到位的问题,适时开展“回头看”,逐一进行再次核查,全面检验整改成效,确保问题解决“不贰过”;对需要分步推进和长期坚持的整改任务,紧盯不放、持续用力,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确保按期完成整改任务。

  二是立足长远重实效,持续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坚持举一反三、源头防治,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构建起治根本、管长远的长效机制。扎实做好制度“废改立”工作,围绕巡视反馈问题,全面梳理既有制度,切实织密扎牢制度笼子。严格制度执行,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严肃处理违反制度机制的行为,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制度的刚性约束保证巡视整改的实际效果。

  三是深化成果抓应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巡视整改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有利契机,持续放大整改效应,激励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努力把巡视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自觉把抓好巡视整改工作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与认真落实省委各项部署要求结合起来,高质量推进重点产业、乡村振兴、城市功能、营商环境“四个突破”,高水平深化改革开放,高品质保障和改善民生,高标准建设鲁西新区,砥砺奋进、担当作为,奋力谱写后来居上崭新篇章。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530-12388;邮政信箱:山东省菏泽市中华路959号市纪委信访室,邮政编码:274000;举报网站:http://shandong.12388.gov.cn/heze/。

  中共菏泽市委

  2023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