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公开>巡视巡察

中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关于十二届省委
第一轮巡视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来源: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3-04-26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2022年6月22日至8月22日,省委第十一巡视组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以下简称“厅党组”)开展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巡视。2022年10月10日上午,省委巡视组向厅党组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集中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整改工作基本情况

  厅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在听取十二届省委第一轮巡视情况汇报时的讲话精神,严格按照十二届省委第一轮巡视集中反馈会议部署安排,把巡视整改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对照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强化履职担当,坚持聚焦问题、立行立改,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切实以绝对的忠诚、过硬的标准、扎实的作风抓好整改落实。2022年10月10日,厅党组迅即召开巡视整改工作专题会议,成立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区分4个方面9个大项19个具体问题,逐个建立台账,并明确牵头厅领导、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制定了整改落实工作方案并上报省纪委监委机关。2022年12月12日,厅党组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聚焦反馈意见主动认领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研究整改措施,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以巡视整改为强大动力,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11266”工信工作体系,努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工信力量。

  二、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

  (一)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政治站位不高,用力不足”方面问题

  整改方向: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在学习中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1.关于“学习自觉性不强,政治责任扛得不牢”方面问题

  (1)厅党组没有把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放在应有位置,学习不及时,对干部队伍教育引导不到位,研究谋划没有把自身职责摆进去。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理论武装不断加强。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论述和有关指示批示精神,将相关内容列入厅党组会“第一议题”学习,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研讨2次,坚持经常学、反复学、深入学、持久学,切实深刻领悟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实践要求,时刻胸怀“国之大者”,自觉在深入践行和推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作表率。二是政治责任持续压实。2022年10月18日,召开推动机关党建工作“走在前、开新局”专题座谈会,对学习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作出部署强调。制定印发《关于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工作方案》,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作为规定篇目、学习重点,切实提高党员干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引领业务不断提升。认真梳理学习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监委出台的政策措施,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责任分工》中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11个事项列为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分管厅领导和责任处室,每月调度督导工作进展,目前各项工作推动有力有效。

  2.关于“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不够,数字经济赋能黄河流域产业发展有差距”方面问题

  (2)对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领会不深,在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建设中出台政策、强化落实、促进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扶持政策供给不足。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不力,龙头数字技术服务商“少而不强”。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加强数字经济理论学习。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为统领,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和《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第十二章、第十三章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等相关内容、重点篇目,夯实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二是强化数字经济政策供给。推动数字经济变革纳入全省三个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事项。推动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12个省直部门参与的数字经济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建立数字经济发展“1+N”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提振发展信心,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到45%。三是推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2022年10月22日,以省政府文件印发《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规划 (2022-2025年)》(鲁政办字〔2022〕117号),加快构建泛在互联的网络体系、全国领先的平台体系等6个体系,实施27项重点任务和7项重点工程,推动我省工业互联网发展迈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四是加快本地服务商集聚发展。推动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蓝海、橙色云、山东未来集团等省内头部数字技术服务商,组建工赋(山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营“工赋山东”综合服务平台,加快重点数字技术资源集聚,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3)赋能智慧黄河建设意识不强。推进数字经济赋能智慧黄河建设不主动,在5G基站布点、应用场景培育等方面都有差距。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实施5G“百城万站”深度覆盖行动。将5G基站全量纳入电力市场化交易范围,采取直供电改造、转供电限价、公共资源开放督办等措施,全省累计开通5G基站16.2万个,实现16个市的县以上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乡镇镇区5G覆盖比例达到100%。重点推进沿黄区域5G基站布点建设,2022年沿黄9市新建5G基站数量占全省新建数的49%,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万人拥有5G基站数提升幅度比全省高出近3个百分点,增长势头较好。二是开展5G“百企千例”规模应用行动。深入推广5G在垂直行业应用,入库“5G+工业互联网”项目147个、5G全连接工厂种子项目77个,打造“5G+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25个,入围国家级典型应用场景7个、居全国第二,“5G+北斗融合数字孪生赋能山东水利安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5G智慧生态项目”等37项入围2022年全国“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

  3.关于“落实中央关于沿黄工业污染协同治理决策部署不够有力,推动化工产业集约发展有短板”方面问题

  (4)政策制定缺乏前瞻性、计划性。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出台园区扩区管理办法。2022年10月20日,以省政府文件印发《山东省化工园区扩区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扩区条件、扩区程序、扩区管理和附则等,为化工园区有序开展扩区提供政策依据。二是支持园区内企业规范发展。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对入园项目进行实施项目准入管理和项目预评估制度,为高端化工项目落地建设提供政策保障。三是加强园区化工项目投资管理。2022年10月,修订出台《山东省化工行业投资项目管理规定》(鲁工信发〔2022〕5 号),明确投资原则、项目管理、核准备案等,指导就地实施环境污染治理、安全隐患整治、智能化改造等项目,提升企业发展质效。对全省化工项目进行调度梳理,充实完善重点项目库,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5)化工企业入园推进迟缓。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推进化工园区有序扩区。对全省化工企业进区入园情况进行调研,根据新制定的化工园区扩区管理办法,指导有关市、县和园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园区扩区工作,为企业和项目落地提供优质载体,有序引导企业进区入园发展。二是加强化工园区考核管理。全面排查园区发展和规范管理存在问题,将园区招引企业入园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对考核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并督促园区抓好整改落实,发挥好全省化工园区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市县和园区加大企业进区入园工作力度。三是有序引导企业进区入园。进一步梳理化工园区以外企业情况,就企业下步发展进行引导,推动企业有序进区入园。截至2022年底,化工企业入园率提升至40.8%,完成省政府出台的《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和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的“到2022年底化工企业入园率40%”任务目标。

  (6)化工园区监管不够严实。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提升智慧化工综合管理平台运行水平。加强与相关市、化工园区的对接沟通,进一步明确平台定位、完善平台功能,提升平台实用性。组织编制全省化工园区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指导规范,规范园区平台提升标准,引导各化工园对照标准规范优化升级。加大数据采集力度,平台接入园区经济数据、产业信息、土地、能耗、环保监测、应急管理等28大类数据接口,每类下设细分数据项,目前每日接入数据量约800万条,累计达到40.1亿条。二是加大化工园区考核力度。结合2022年第二批化工园区考核,对首批未进行现场考核的39家园区一并列入本次考核范围进行现场核查。同时,将中央环保督察、省委巡视反馈各类问题整改情况纳入核查范围,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现场反馈,督促园区落实整改。将园区考核结果作为园区扩区的基础条件,考核分值低于80分的,不能实施扩区。三是扎实做好园区污水处理厂问题整改提升。大力推动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扎实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督促相关园区尽快完成问题整改。

  (二)关于“履行职能责任、行业责任不到位,推进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存在薄弱环节”方面问题

  整改方向:把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摆在工信工作突出位置,坚持“一盘棋”推进,强化系统观念,增强分工协作意识,全面推动承担的各项职责任务落地。

  4.关于“履行指导工业节水职责不力。推进工业节水的责任感不强,措施不够实”方面问题

  (7)牵头作用发挥不够。对节水工作研究不足,对高耗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建设等牵头任务落实不够彻底。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全面加强组织领导。2022年12月5日,厅党组专题研究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工作,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国家及省关于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关文件列入党组学习计划,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研究谋划。切实履行工业主管部门职能作用,发挥好节约用水联席工作机制成员单位作用,推动工业节水各项工作职责落实到位。二是做好工业用水定额标准制修订相关工作。组织有关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配合用水定额评定单位,完成第一轮企业单位用水量调研,开展用水定额执行和应用情况分析。三是深入开展节水型企业建设。全面调度762家国家、省、市三级重点用水监控工业企业情况,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标准、水平衡测试导则等政策培训宣贯,加快工业节水技术应用,2022年新打造节水型企业158家。

  (8)强化工业节水政策刚性约束意识不强。在节约用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等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中,部分指标距离国家要求存在差距。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强化指标约束力度。按照国家水利部制定的水资源双控目标,会同省有关部门将我省“十四五”节约用水规划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的目标及时修改为下降10%,并在后续出台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方案(2023-2025)》等文件中进行了明确。二是提高废水循环利用水平。针对达不到六部委《实施方案》规定的相关指标,梳理近两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摸清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现状,并在后续出台的《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方案》等文件中明确。依托有关行业协会和组织机构,成立工业节水专家库,组织召开绿色发展工作相关社会组织恳谈会,进一步理清推动工业节水工作思路。组织召开食品、纺织、废水处理装备行业座谈会,深入剖析问题原因,组织产业对接,研究改进措施。强化培训交流、技术推广、典型带动,推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1%,符合预期目标。三是强化节水标杆示范引领。实施重点用水行业水效领跑者行动,9家企业和1家园区入选国家重点用水企业、园区水效领跑者名单,数量居全国首位。组织开展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工作,推动3家企业进入国家试点名单,数量居全国第2位。

  (9)促进工业节水技术水平提升不力。对工业节水现状掌握不全面,在促进产学研结合、强化节水工艺研发和设备推广、培育节水设备制造骨干企业等方面差距较大。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深入开展调研摸底。在深入分析近两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基础上,开展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征集,建立工业节水技术目录,基本摸清先进节水工艺企业、高效节水设备等情况底数。持续加强宣传推广,推动工业节水技术广泛应用。二是支持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发展。依托高端装备“链长制”,组织开展融链固链等对接交流活动,对8款节能环保装备给予首台(套)装备政策支持,指导帮助企业扩大产品市场。打造节水设备高端企业品牌,推动5家企业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四批《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污水治理)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三是推进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融合创新,支持重点企业围绕行业节水技术难点和装备短板加强协同攻关,多项成果列入省重点研发计划、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

  5.关于“推动工业绿色循环发展不到位”方面问题

  (10)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有短板。作为促进工信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责任部门,对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推进不力,在政策引导、技术研发、设备推广等方面差距较大。作为铝业加工大省,对赤泥处置工作重视不够。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建立健全赤泥处置推进机制。把赤泥处置列入厅党组重点工作,成立赤泥综合利用工作专班,建立工作台账定期调度工作进度,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调研,研究制定赤泥处置措施。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每年新增量、赤泥利用情况等进行摸底调查,并与省有关部门对接,摸排赤泥堆存实际数量。二是创新赤泥等大宗固废管理方式。启动建设工业固废(赤泥)综合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引导支持省循环经济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开展赤泥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交易信息服务,发布赤泥产生单位、产生量、品质及利用情况等信息。三是推广资源综合利用先进技术。支持固废综合利用企业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研发水平和能力,推荐申报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强化赤泥透水砖液压成型装置推广。

  (11)提升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水平有差距。对环保装备企业培育扶持不够,行业融资能力不足,发展压力较大。龙头企业培育不力。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培优塑强龙头企业。统筹高质量发展资金奖励、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等政策,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协同配套,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提升企业发展能级。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开展工业节能技术装备及“能效之星”产品遴选工作,217种产品列入《国家工业节能技术和“能效之星”产品目录》。8款节能环保装备列入首台套装备相关扶持政策,助推优质节能环保产品扩大市场应用规模。三是实施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开展补短板、锻长板、聚优势、蓄后势四大行动,12家企业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总数达41家,居全国第2位。

  6.促进流域内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用力不足

  (12)围绕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优化现代工业产业布局不主动。对通过工业布局提升沿黄地区产业层次研究不够。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突出规划引领。以省委、省政府文件印发《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2022—2025年)》,起草编制《全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一业一策”推动化工、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改造提升。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等5个“十强”重点产业,新培育“雁阵形”产业集群24家,其中沿黄9市14家。引导沿黄地区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不断优化产业生态。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沿黄地区按照专项规划和产业发展方向,加强项目谋划和培育,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2022年沿黄9市共有567个项目纳入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承担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8项,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四是培育优质企业。构建完善大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沿黄9市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80家、瞪羚独角兽企业32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06家。

  (13)以技改提升工业企业发展水平不力。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着力强化投资力度。明确“万项技改”项目清单,加强“千项导向目录”调度,保持技改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二是优化要素对接模式。坚持“线上线下、条块结合”思路,统筹做好全省企业技术改造工作。优化“云技改”模式,加强指导对接和跟踪问效,组织对接交流活动71场。三是全力做好对上争取。指导各市超前谋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力争更多项目享受国家资金支持,截至2022年底,171个项目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度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占全国总数的11.4%,居全国第3位。四是优化完善激励政策。将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贴息政策调整为省级“技改专项贷”贴息政策,并对申报条件进行优化完善,扩大企业享受覆盖面,截至2022年底,共征集“技改专项贷”项目11个,申请贴息金额900余万元。五是加大对下指导力度。每季度召开全省规划与技术改造工作会议,宣讲解读产业政策和技术改造投资重点方向,指导企业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模式的应用,引导企业更多地对现有设施、技术工艺、管理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切实提高技术改造投资质效。

  (三)关于“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到位,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的作风问题突出”方面问题

  整改方向:厅党组认真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党组书记扛牢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紧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系统治理权力运行的风险隐患。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以新风正气护航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走深走实。

  7.关于“两个责任”扛得不牢方面问题

  (14)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不严格。落实廉政风险防控责任不到位,对“关键少数”监督管理存在短板。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规范项目评审。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制定实施《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评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严格逐级审核上报、专家评审、部门核查、党组研究、组织公示、资金拨付等规范程序,开展“技改专项贷”贴息工作,确保项目评审程序合规。二是严格落实廉政风险防控职责。认真开展“政治体检”和廉政风险点排查,对梳理的风险点均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和责任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组织观看4部警示教育片,制发430份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提示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守制度、廉洁行政。制定关于加强直属(管理)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强化近距离、常态化、全过程监督,组织2022年度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压实廉政风险防控职责。三是加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管理。结合平时考核、谈心谈话、干部考察、信访举报等工作,及时发现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提醒、函询、诫勉等措施,做到早防范、早纠正。定期分析研判厅党组管理干部任职情况,对在同一职位特别是项目审批、资金管理等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的,适时进行轮岗交流,有效防范岗位廉政风险。四是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监控。制定印发《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政策和项目预算事前绩效评估实施细则》和《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实施细则》,完善绩效日常监控机制,建立联络员制度,定期对绩效监控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在省级资金项目绩效考核第三方评价中达到优秀等次。

  (15)落实监督责任不到位。派驻纪检监察组主动监督意识不强,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监督不够。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日常监督成为常态。坚持把加强政治建设、强化风险防控和严明纪律要求贯穿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全过程,通过“看、查、责、问”,采用参加会议、列席厅党组民主生活会和查阅资料、重点谈话、抽查核实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纠正苗头倾向问题,把“日常监督”螺丝进一步拧紧,把监督责任进一步落实。二是专项监督更加有力。聚焦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承担的职责任务,完善《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纪检监察组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工作方案》,常态化开展下沉式监督、调研式监督,形成“一线工作法”,切实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一线。三是监督机制更趋完善。聚焦专项巡视反馈中需要厅党组整改的问题,建立总台账并纳入政治监督活页,实行“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确保所有问题纳入监督范围,推动形成专项监督工作闭环,有效压实主体责任。

  8.关于“工作作风问题突出”方面问题

  (16)形式主义禁而未绝。一些工作不够深入。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加强调查研究。创新实施工业运行联系服务机制,成立8个服务组,8名厅级干部牵头联系16市,建立“1+N”清单台账,每季度至少一次集中调研和联系服务,了解产业发展实际和工业运行存在的短板问题,协调解决能源、土地、资金等重大问题。二是完善工业运行监测机制。健全工业运行“日调度、日报告、旬分析、月通报”工作机制、千户重点企业运行监测机制、全省工业用电和1000家用电大户周调度机制,每日监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生产异常,确保高效跟踪协调解决重点企业产能、用电等生产事项。三是强化组织协调。发挥工业运行指挥部牵头作用,先后召开11次调度会议,跟进研判工业运行、疫情防控、项目建设、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工作情况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与统计、能源、商务等部门的工作衔接,强化对工业形势的预测预判,形成高质量分析报告15篇,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7)官僚主义依然存在。在构筑黄河安澜屏障中存在麻痹思想,简单将应急物资储备、组织生产责任推给市级工信部门,甚至委托给第三方社会组织。对沿黄“两高”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监管不力,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扛牢黄河安澜工信责任。建立应急物资生产企业信息库,完善信息化平台功能,全面摸排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情况,收录企业2007家,形成了覆盖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消防救援、医疗卫生等突发事件的常用装备和通用物资信息库。与省应急厅等部门密切配合,健全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构建产储用应急工作体系。二是强化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按照《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和产业政策要求,加强对下指导和监督,严格落实项目审批各项前期手续和条件,采取在线监测、现场核查等方式,高标准完成有关核准项目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三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开展厅机关职责任务清单和职责边界清单动态调整工作,健全完善协调配合机制,理清职责分工,提高公文运转效率,促进高质量、高效率行政运转。

  (四)关于“整改责任压得不实,巡视、审计和环保督察等监督发现问题整改不彻底”方面问题

  9.关于“整改责任落实不到位”方面问题

  (18)中央环保督察和巡视“回头看”都反馈了压减淘汰有关行业落后产能不力的问题,党组整改责任压得不实,对牵头承担任务谋划不够,破立并举推进落后产能压减和整合转移力度不大。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推动钢铁产能转移退出。推动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9家钢铁企业产能转移退出,“日临”“莱泰”两大钢铁基地4个项目投产运营,完成粗钢产量年度控制目标任务。二是做好焦炭产量控制工作。会同省有关部门制定焦炭产量控制工作方案,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19)举一反三研究治本之策、开展系统整治不够,一些问题反复出现。

  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强化园区考核促进整改提升。对68家化工园区进行现场核查,对发现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现场反馈园区,督促园区迅速整改落实。二是提升危化品停车场建设管理水平。按照《化工园区危化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标准》要求,指导园区制定优化提升计划,督促化工园区全部建成专用停车场。严格落实《关于开展化工园区内及周边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隐患集中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一步对全省化工园区持续开展园区内及周边道路全面排查,加大重点时段巡查力度,增设道路视频监控点位,形成长效治理机制,定期调度整治情况。三是加强化工园区安全隐患排查。针对化工生产企业十个方面的共性问题,组织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治理行动,突出隐患治理和风险管控。

  三、今后整改工作打算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树立问题导向,发扬斗争精神,坚持深查彻纠,全面做强自己,确保各项工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坚决把省委巡视指出的问题整改到位、整改彻底,努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信力量。

  (一)切实加强理论武装。自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立身之本、头等大事,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到首位、落到实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善于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地转化为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把抓好巡视整改作为对厅党组政治能力的现实检验,持续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认真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台账和落实机制,强化班子内部民主管理,持续健全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做到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抓实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始终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二)不断强化履职担当。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深入把握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做到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有机统一,坚定信心决心,勇于直面困难,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斗志,不断激发克难攻坚的精气神。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三)聚力提升工作质效。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紧紧围绕落实落细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坚持严肃严格,全方位、高标准践行“事争一流、唯旗是夺”要求,自觉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不断增强在全省部门单位和全国工信系统中的影响力美誉度。坚持求真较真,在扎实履职尽责中展现真作为,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全厅各项建设争先进位。坚持细致细究,狠抓机关建设,深化经常性业务培训,牢固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健全厅机关制度体系,集中资源打造一批叫得响、有影响力的工信品牌。坚持务实扎实,以实的理念深化规律认识,以实的作风密切协调配合,以实的招数稳固工业运行,以实的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坚持高效快捷,对上级指示快速落实,形成研究部署、挂账推进、定期督导、按时上报、随机复查的工作闭环;对紧急任务快速反应,强化时间观念、效率意识,做到事不过夜、案无积卷。

  (四)坚决用好巡视成果。立足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实际,谋划制定一批管长远、治根本的制度,有针对性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落实,做到“工作推进到哪里,制度管理就覆盖到哪里”。把巡视整改贯穿到践行新发展理念和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全过程、各方面,扎实开展大学习、大整改、大提升,努力促进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持续激发非公经济发展内在动力,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省工信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531-51782529;邮政信箱:山东省济南市省府前街1号,邮政编码:250011;电子邮箱:sgxtbgs@shandong.cn

  中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

  2023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