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公开>巡视巡察

中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委员会
关于十一届省委第九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来源: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2-01-17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2021年3月15日至6月5日,省委第八巡视组对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开展了常规巡视。8月2日,省委巡视组向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整改工作基本情况

  学校党委对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意见中指出的问题全面认领、坚决整改,切实担负起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把巡视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全力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截止目前,巡视组反馈的4个大方面29个具体问题,有24个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5个问题需要长期坚持推进,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效。

  (一)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省委巡视组反馈巡视意见后,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启动整改落实工作。2021年8月5日,学校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省委领导在听取十一届省委第九轮巡视和第八轮巡视整改成效评估情况汇报时的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领会省委巡视和整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巡视整改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会议听取了关于巡视反馈问题和线索情况汇报,研究审议了《落实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学校党委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分工方案》《落实省委组织部选人用人工作专项检查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分工方案》,对落实整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打牢了巡视整改的思想基础。

  (二)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整改责任。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魏艳菊同志和党委副书记、院长张书明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高峰同志任副组长,其他党委委员为成员的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巡视整改工作的领导。研究制定了巡视整改方案,对照巡视反馈意见,逐条逐项细化分解,提出89项具体整改措施,并明确了每项整改任务的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协同部门和完成时限,全面压实整改工作责任。严格落实整改工作责任制,党委书记为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好分管领域问题整改。各责任部门根据分工,相互协同配合,形成整改工作合力,确保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调度,确保有序推进。学校党委注重狠抓整改工作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整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党委书记亲自抓、靠上抓,重点事项亲自督办。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研究整改有关事项30多项。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就自己分管和联系范围内的整改问题不定期开展专题调度,扎实推进整改落实。学校建立了周调度工作机制,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项整改任务的调度协调和检查督导工作,定期向学校党委汇报整改情况。学校纪委认真履行监督责任,积极协助党委抓好巡视整改工作,为整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保障。

  (四)构建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效。学校党委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精准施策与标本兼治相结合,把建章立制与推动工作贯穿巡视整改始终,力求做到标本兼治、源头整改、系统整改。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分析共性原因,抓住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新制定或修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办法》《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职工因私出国(境)管理办法》《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师德失范处理办法》等制度文件30余项,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着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力争整改一类问题、建立一项制度、完善一套机制,努力构建系统全面、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积极巩固拓展整改成效,推动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

  (一)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不到位,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存在差距方面问题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存在薄弱环节。

  (1)关于对思政教育重视不足的问题。

  一是强化思政工作顶层设计。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召开思政工作专题党委会,研究部署学校思政工作。落实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师生制度,开展师生思想动态调研,掌握师生思想变化。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设置思政工作实践、工作队伍、理论研究、文化传承和创新等4类培育项目,着力提升学校思政工作质量。

  二是加强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遴选学科背景适宜、符合思政课教师岗位要求的13名教师充实到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落实1:350标准要求。制定思政课教师教育培训年度规划,开展2021年思政课新教材培训。实施青年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计划,2次邀请校外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技能专题培训指导。严格落实教育部要求,以在校生每生每年40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足额落实,用于思政课教师的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并逐步加大支持力度。2名教师分别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立项,实现了学校思政研究工作的新突破。组织申报《2021年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和教师省级在线集中培训服务项目》,中标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用项目锻炼教师队伍。

  三是大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设立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专项,立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设置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培育项目,培育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获批省一流本科课程,并被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高校思政课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在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获批立项。完成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项目,将成果广泛应用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提升课堂吸引力。

  四是不断提升思政课质量。党委书记带头深入课堂听课,与思政课教师交流,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专题调研,指导思政课建设。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联系学院和班级讲授思政课。成立思政课教学督导组、教学检查小组、教材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教学督导等活动。通过调查问卷、学生信息员座谈会等方式,征求学生意见建议,了解学生诉求,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反馈专项听课及学生意见建议,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

  (2)关于以“青年政治”为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尚不完善的问题。

  一是深化“青年政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党委会专题研究青年政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细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网络思政、岗位思政”建设任务。推进“5+X”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加强青年政治特色类课程建设,打造《中国政府与政治》等5门青年领导力特色课程,纳入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资源。充分发挥青年政治人才培养工作专班作用,设置10项思政工作专项研究校级课题,凝练工作特色。加强网络思政建设,投资40万元建设校园融媒体中心,探索“互联网+思政+文化+服务+教育”网络育人新路径。推进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实现10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立项,完成第二批40门示范课结项。加强岗位思政研究,制定《部门服务承诺和岗位服务质量标准》,提升岗位育人能力。

  二是扩大青年领导力学位班影响力和覆盖面。成立招生工作专班,制定《2021年青年领导力学位班招生工作方案》和《青年领导力学位班线下招生面试工作方案》,充分利用网络手段与线下资源开展招生工作。培育打造学位班特色课程体系,目前已形成《青年政治学》等22门课程,积极引入社会师资,探索课程项目团队制,有效提升课程实用性和吸引力。打造特色实践课程体系,创设“先锋训练营”“校内外轮岗实践”“砺行集训营”等特色项目,取得良好育人实效。青年领导力学位班2021级共招生130人,同比增长11.21%。

  (3)关于“三全五育”格局不够健全的问题。

  一是完善全员育人制度机制。出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岗位聘期任务与考核的指导意见》《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专业技术职务竞聘办法》,明确规定教授等教学岗位额定教学工作量及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条件。修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规范》,明确教学工作职责规范,要求教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确保将教授上课制度落到实处。2021年度,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为93.9%。

  二是加快体育室外场地建设。开工建设毓秀山运动公园、综合楼(一层为室内体育场地)。毓秀山运动公园包括400米标准田径场1个、足球场1个、篮球场6个、网球场4个;综合楼一层4800平方米,包括体育实践实训基地、体育专业实验室等;在综合楼、实验实训基地屋面建设慢跑道、篮排球场及健身设施等,以上工程计划于2022年10月竣工交付使用。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场地不足的现状。

  三是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大力推进《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固定为基本运动技能课(身体素质课),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及二年级开设专项运动技能课;整合现有教学项目,拓展以休闲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课项目,以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组织实施。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时间,在三个学期内,选择不同的体育俱乐部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修订并实施《大学体育课程考核实施方案》,将体质测试部分考核项目纳入期末总评成绩中且占比30%。针对学生体质测试项目难点,将体质测试内容中的部分项目列入体育课考核范围,同时将体质测试项目作为课堂教学“课课练”内容,指导学生科学合理进行锻炼。

  四是构建完善体育活动长效机制。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举措的基础上,落实群众性体育活动计划,组织开展冬季、春季体育活动月活动,构建体育活动长效机制,因疫情原因,拟于2022年春季举办学校田径运动会。完善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方案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用心用力不足。

  (1)关于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短板的问题。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召开专题党委会,制定出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师德师风监督考核办法》《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师德失范处理办法》《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师德失范行为警示通报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制定《师德专题教育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的重要论述,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精神。组织教职工开展师德师风学习,18个基层党组织累计开展专题学习50余次,印发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学习资料1800册,实现教职工全覆盖。

  二是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举行庆祝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为第二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校2021年度优秀教师、入围第二次“51251”人才工程教师代表颁奖,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30周年的教职工颁发荣誉证书。开展新进教职工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利用网站、校报和宣传栏,开展优秀典型宣传,营造浓厚师德师风氛围。

  三是强化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修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职工荣誉体系管理办法》,在学校公开招聘、“51251”人才工程、年度考核、聘期考核等工作中将师德师风作为首要条件。设置师德失范举报电话,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了师德师风专项督导。

  (2)关于对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的问题。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顶层规划。根据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实际,制定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规划》。

  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组织公开招聘工作,严把质量关,根据省教育厅近期通报数据,我校人才引进数量在全省16所同类本科院校中排名第二,海外人才引进数量排名第一。全年通过各种形式引进教职工78人,其中引进专任教师68人,其中博士教师15人,专任教师数量差距逐渐缩小,现有博士教师135人,占比19.48%,到“十四五”末,专任教师中博士教师比例将达到30%。下一步,将通过多种途径,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填补专任教师数量缺口。

  三是持续推进专任教师培养培育。开展新进教职工入职集中培训,鼓励教职工提高学历学位,2021年以来,已被录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0人,博士后进站2人,国内外访学5人。

  四是完善人才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密切与高层次人才的联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3名高层次人才解决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与历城区政府携手打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为55人办理了“稼轩人才卡”,帮助教师申请历城区租赁型人才公寓。继续实施“51251”人才工程,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3)关于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一是深化教师综合评价和分类评价改革。制定《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双师型”教师管理办法》《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师实践锻炼管理办法》,组织“双师型”教师认定,开展教师实践锻炼,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切实提升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是强化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和激励作用。修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完成2021年度专业技术评聘工作,在专业技术职务竞聘和绩效考核中加大实践应用成果比重,明确教师考核评价社会实践能力要求,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为抓手,形成重点突出、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

  三是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制定《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完善激励机制,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指挥棒导向,对未发表论文的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析,加强政策引导,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2017年以来未发表论文的教师已有26人完成论文发表。

  四是修订完善“51251”人才工程指标体系。深入分析研究 “51251”人才工程实施两年以来教师入选总体情况、教师教研科研成果产出情况、教师履行教育教学本职任务情况、师资队伍建设及激励机制等方面情况,对实施效果和激励作用进行客观评价,形成了专题报告。下一步,将针对分析数据和汇总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51251”人才工程指标体系,强化激励作用。

  3.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力度不大,内涵式发展质量不高。

  (1)关于现代高校治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一是成立学校理事会。组织成立校院两级理事会,进一步推进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新型大学外部关系,凝聚各方力量支持学校发展。

  二是规范教代会运行机制。出台《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成立了教职工权益与民主监督工作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等两个专门委员会,进一步规范了教代会各工作机构的责任和办事程序,从制度上保证教代会开会定期化、程序民主化,严格落实教代会审议通过权,按规定应提交教代会的坚决提交教代会讨论审议,认真对待、及时处理教代会提案,建立教代会制度长效机制。

  三是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机制。修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制定《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议事流程,加强对学院学术分委员会的指导与监督,指导完成学术分委员会的换届工作,确保学术委员会履行好学术职责,行使好学术权力,科学决策学术事务。

  四是强化各工作委员会和领导小组作用发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各类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职能发挥的通知》,各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按照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建立完善了运行机制和议事规则。明确各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所在的部门负责人为工作联络员,负责统筹协调,提高工作效率。

  五是落实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权力下放问题。目前教学、科研、实验等内设机构负责人的聘任权已下放至二级学院,由原来的学校发文聘任改为各学院聘任结果备案制,各二级学院内设机构负责人自主选拔,自主聘任。举一反三,对其他所有应下放权限逐项核查,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权力下放不彻底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2)关于内涵式发展存在短板的问题。

  一是持续加强教学建设。2021年,15门本科课程获批第二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8门课程被推荐申报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深入推进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更高一级建设点。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等22个重点建设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调研工作,完成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构建以及首批84门课程的重建工作,2022-2023年将继续按计划推进应用型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工作。评选出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0项,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6项被推荐参加第九届省级教育成果奖(高等教育类)评选。

  二是加强科研平台和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立项顶层设计。制定《“十四五”期间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着力构建“成果—项目—团队—平台”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统筹推进科研平台与国家级科研项目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以4个省级青年创新团队和校级重点学科团队为核心,在现有各级各类研究机构、产业研究院、智库平台基础上,以聚焦学科研究方向和经济社会、行业产业现实需求为导向,组织国家级项目和省级平台的申报工作。组建8个研究团队,启动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预申报,新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

  三是统筹谋划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申报论证工作。修订《校级科研项目结项条件与业绩认定条件》,调整校级科研项目结项条件中学术论文层次、较高级别科研项目立项、应用型成果产出和转化以及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通过促进高水平论文发表、高层次平台和项目立项、科技成果转化等为省部级以上平台申报奠定基础。新建校级科研创新平台5个,提前启动省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的申报论证。

  四是深化科研资源配置改革。优化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资源配置方式,启动校级科研平台、博士工作室、教授工作的考核工作,以考核结果作为学校科研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构建长效考核机制。

  4.意识形态、校园安全等工作责任压得不实。

  (1)关于抓意识形态工作用心不够、用力不足的问题。

  一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研究谋划。先后召开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党委会,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对2021年下半年11项风险隐患进行分析研判,下发意识形态责任告知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修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处级干部考核工作实施办法》,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干部考核内容,明确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和述职述廉报告,并写入具体方案。

  二是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完善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定期通报制度,截止目前发出涉及学生管理、“一会一报”等内容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告知书19次,召开2次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2次宗教工作联席会议,5次党建工作例会通报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暨全面从严治党督查重要内容,开展了专项督导,并将督导结果纳入到年底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考核。积极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校内巡察,对会计学院党委和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开展了巡察。

  三是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修订《校园新媒体管理暂行办法》,完成学校新学年新媒体平台备案,建设学校融媒体中心,推进校园广播台升级改造。制定《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听课制度》,修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明确教师课堂教学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并将其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评教评价指标。

  (2)关于宣传舆论阵地管控有疏漏的问题。

  一是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组织处理。按照相关政策和程序,免去责任人的学报编辑部党支部书记职务,免去其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职务,将其调整到图书馆工作。

  二是对所有网络刊载的学报文章进行集中检查。结合学科专业、研究领域,遴选8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校内专家学者,组建专门工作队伍,完成1999年以来所有在网络平台刊发的5506篇学报文章集中检查审读工作。

  三是加强编辑队伍建设。配备2名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高的教师充实到编辑人员队伍,进一步强化对编辑人员的日常管理与岗位培训,提升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组织开展《出版管理条例》《报纸期刊审读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集中学习。

  四是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加强对办刊方向、办刊内容、办刊质量的指导监督。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细化完善并执行好“三审三校”制度,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政治判断力,确保学报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和价值取向。

  (3)关于防范化解校园安全隐患敏锐性不强的问题。

  一是深入排查整治校园安全隐患。严格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实施校园安全分工负责和分工督查制,压实压细各级安全责任。2021年6月份以来,党委会4次专题研究部署校园安全工作,组织开展了校园安全隐患排查6次,全面排查梳理各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坚持立查立改,整改安全问题隐患9处。

  二是认真做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按照边巡视边整改的工作要求,从2021年4月下旬开始,集中组织开展了防诈知识宣传、专题教育、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安装反诈中心APP等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压实各级责任、分片负责、开展重点督导、倡议成立历城区反诈高校联盟、加强警校合作等方式方法,持续深入开展防诈反诈宣传教育工作。学校师生防诈意识和识骗能力不断提高,防诈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二)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扛得不牢,管党治党不够严实方面问题

  1.“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

  (1)关于党委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有差距的问题。

  召开专题党委会,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强化党委履行管党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瓶颈和短板,明确责任分工和下一步重点工作。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聚焦5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措施,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风廉政建设,部署了7项重点工作,着力强化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不断增强监督针对性和实效性。

  (2)关于纪委落实监督责任力度不够的问题。

  一是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学校纪委积极参加省纪委监委组织的全员业务培训、纪检监察干部应知应会知识学习,派员参加双向学习锻炼和省委巡视工作,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学习,处置巡视移交问题线索过程中及时向省纪委主管部门请教,定期开展内部工作研讨交流。组织纪检干部参观山东省廉政教育馆、观看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片等,全面提升纪检监察业务水平和发现问题线索能力。

  二是切实履行监督专责。强化政治监督,加强对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贯彻执行情况,对立德树人根本宗旨、意识形态和师德师风建设等的监督检查。做细做实日常监督,紧盯“关键少数”,加强对人员招聘、招生、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的监督,对巡视期间发现问题较多的风险易发多发领域和部门,加大巡视整改监督力度,作为日常监督工作的重点进行监督。加大与组织、人事、巡察、审计、资产、财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力度。严格落实学校廉政风险防控实施办法,开展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和风险排查。在二级党组织换届工作中把好廉政意见回复关,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

  三是严肃认真执纪问责。认真对待每一个巡视反馈问题线索,加强综合分析研判,从严掌握执纪问责标准,确保监督执纪严紧硬。对移交其他职能部门办理的信访件整改工作严格把关,对就事论事、措施不具体、针对性不强、整改不彻底的现象提出意见建议,确保信访人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回应,并督促举一反三排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四是规范处置问题线索。学校纪委对以往处置的问题线索进行了认真自查自纠,对案件卷宗逐一筛查,形成问题清单,并将自查的相关问题附卷。在今后案件办理中,学校纪委将严格按照案件质量评查标准,规范案件办理程序,不断提升问题线索处置的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2.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督管理存在漏洞。

  (1)关于有些招标项目不够规范的问题。

  一是持续推进内控建设。从强化日常管理入手,开展了招标采购全过程风险点排查,重新梳理了学校招标采购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将“招标方式确定”“履约验收”确定为改进完善的重要环节。

  二是优化工作流程。补充了《采购方式确定、审核及变更流程图》和《采购验收工作流程图》,优化招标采购线上审批与实施流程,增加了招标方式选择、招标文件修改等10个环节,关键节点向纪委抄送,增强招标采购工作透明度,实现了采购全过程可视化、信息化管理。

  三是强化政策制度执行。严控竞争性磋商方式的使用,2021年8月以来,新立项的16项货物类采购项目均未采用该采购方式。继续实施招标采购项目多部门线上联合审批、事前事后周报备、网站信息全公开等工作机制,以公开促监管。建立年度招标采购工作报告制度,拟于每年年底全面总结招标采购工作年度开展情况。

  四是加强日常监督。学校纪委通过加强招标采购计划、方案和结果备案管理,随机抽查、回访、参与验收和绩效评估等工作,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对违规违纪问题严肃执纪问责。

  (2)关于对教育发展基金来源管控不严等问题。

  一是提升基金会工作规范化水平。积极与上级相关部门联系,通过开展工作交流、业务指导等互动,进一步提高基金会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规范基金会建章立制、业务审批、手续办理等环节。聘请有关单位从资金审批、项目立项、经费使用、年度报告等方面对基金会进行专业指导。严格按照整改建议做到应改尽改。

  二是加强科研资金管理。完善使用科研经费出差的审批程序,明确注明经费来源项目信息,确保科研经费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修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和加强横向科研项目管理,明确了学校对横向科研项目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协同、个人负责”的管理体制,科研、财务、资产、审计、纪委综合处、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管理、经费使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各司其责,从立项管理、过程管理、经费管理、结题管理等对横向科研项目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的管理。

  三是持续强化跟进监督。学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将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等纳入日常监督范围,加强与审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加大监督和风险排查力度,严控廉政风险。

  3.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存在。

  (1)关于“文山会海”未得到遏制的问题。

  一是严格发文管理。加强发文的统筹谋划,严格发文管理,切实解决文件过多问题。2021年学校发文同比下降13.9%。

  二是加强会议管理。制定会议管理办法,强化制度约束,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会议管理严肃会风会纪的通知》,实行月末、学期末进行会议报备、审核制度,对各类时长、发言时长、校领导出席会议规则、会议室调度使用、会议纪律及管理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2021年学校会议同比下降17.1%。

  (2)关于以师生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树得不牢的问题。

  一是拓宽服务师生渠道。在大学生事务中心设置后勤综合服务窗口,对与师生密切相关的用水、用电、伙食、维修、取暖等问题,及时分类处理解决。

  二是加强信访工作管理。修订信访工作办法,进一步明确信访工作职责和业务范围,强化校领导信访接待日管理,将接待室由办公楼214接待室调整至更靠近师生员工生活区域的大学生事务中心会议室。指定专人负责“12345”市长热线转办件,逐项明确转办、承办、督办意见。

  三是强化督导监督。及时跟进信访工作监督,明确处理意见,对处理不及时、落实不到位的,进行通报追责。

  (3)关于侵害学生利益方面的问题。

  一是落实学生资助经费和空调租赁费退费事宜。2021年4月13日已将巡视反馈的2018年、2019年89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费用共计49.6万元全部拨付给学生;空调租赁费21.3万元于2021年9月30日前分2批次全部完成退费。

  二是加强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建设。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在充分维护好线上“学工部长”信箱的基础上,在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设置“学生权益服务窗口”,负责学生意见征集、学生投诉服务等,及时反馈、解决涉及学生利益的有关问题。进一步发挥好校学生会调研权益中心和学院学生会权益部的学生组织作用,切实维护好学生权益。

  (三)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有偏差,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方面问题

  1.党委领导作用发挥存在短板。

  (1)关于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结合不够的问题。

  2021年9月13日,党委会研究学校领导工作分工事宜,并印发《关于调整学校领导工作分工的通知》,明确班子成员分工。下一步,将继续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履行职责。

  (2)关于民主决策制度执行不严格的问题。

  一是加强政策学习。学校党委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政策文件,逐条逐款研读,深入开展交流。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学校党委深刻查摆了自身建设、民主决策等方面的问题,主动认领、深刻反思,从党性修养、政治站位等方面深入剖析问题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切实增强了严格执行民主决策制度的政治自觉。

  二是严格执行党委议事决策制度。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研究相关事宜,认真落实参会人员、表决程序以及“三个不上会”“两个不得”“五个不准”等相关规定。坚持举一反三、系统治理,对2016年以来学校进行的6次处级干部、3次科级干部任用工作进行深入自查。建立了党委研究干部任免工作定期排查机制,每年开展一次全面的专项自查。

  三是强化对议事决策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组织监督、民主监督、纪律监督结合起来,完善党委班子内部监督,发挥纪委的“监督保障执行”作用,确保干部任免工作严格规范,始终按照规定的原则、标准、程序和纪律办事。

  (3)关于“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一是强化制度执行。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贯彻落实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有关要求,强化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确保“三重一大”事项无遗漏地提请党委会集体研究,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二是加强工作协调。办公室每周及时汇总党委会议题情况,报校领导审阅,加强日常工作的统筹协调,切实抓好学校党委《关于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办法(修订)》执行,确保“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到位。

  三是持续跟进监督。纪委持续强化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按照有关规定对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的情况跟进监督,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选人用人和干部队伍建设用力不足。

  (1)关于干部队伍整体谋划不够的问题。

  一是加强干部队伍整体谋划。制定2021-2025年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结合党务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服务等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扎实推进处级、科级干部梯队建设。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分析研判。针对正科级干部断档问题,开展年轻科级干部专题调研,结合近年来干部现实表现纪实、日常掌握的情况,了解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对干部的评价,发现和掌握了一批优秀科级年轻干部,初步建立了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

  三是强化干部培养锻炼。现有副科级干部任职年限都不满3年,正在历练成长。党委通过组建重大活动筹备专班、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为年轻干部学习锻炼提供机会,加强优秀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开展机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年轻干部双向挂职锻炼工作。

  四是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党委将认真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严格按照工作程序,适时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将符合任职条件和素质能力要求的优秀干部充实到正科级岗位上。

  (2)关于干部考核监督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

  一是严格考核管理。。对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工作人员已根据有关规定作出相应的处分决定。学校对工作失误人员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二是严把人才引进政治入口关。公开招聘过程中将资格、档案的审查工作贯穿全过程,根据情况利用现场资格审查、人事档案核查,实地调查等多种形式确保聘前考察到位,不留死角。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并结合整改工作要求,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对档案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理。每年年底开展组织部、人事处联查联核,形成受处分人员情况“回头看”机制,建立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长效机制。

  3.党建工作存在短板弱项。

  (1)关于党建工作责任压得不实的问题。

  一是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会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明确重点任务,逐项推动落实。学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两周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例会,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定期调取进展情况。党委书记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以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为牵引,全面推动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党委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分别到联系二级学院党委参加党员大会,参加联系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指导换届选举、基层党建工作。组织开展了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突破项目中期检查,扎实推进党支部规范提升行动,实现了压力传导到基层,责任压实在一线。

  二是加强典型宣传引领。充分发挥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经验分享会、现场观摩学习、优秀党员报告会等活动,促进党建工作交流。邀请新华社、中新社、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等10余家重点主流媒体走进学校、实地参访采风。在新华社《高管信息》《中国文化报》“学习强国”等发布新闻稿件10余篇,宣传推介“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做法。举办“两优一先”评选表彰、基层党建工作室创建等活动,培育新典型、新亮点。在先进党组织的带动下,学校一批基层党组织逐步打造了党建特色品牌,正在积极申报第三批新时代全国高校党建“双创”项目。

  三是持续推进基层党建规范化。坚持抓基层强基础的工作导向,重点围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换届选举、党员发展与管理等7项“规定动作”,对照高校党建32项重点任务要求,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全面进步,实现了“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党组织生活规范化”。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督导、专题组织生活会“回头看”等工作,对基层党支部进行了全面专项检查。用好灯塔在线-E支部信息平台,及时掌握各党支部组织生活情况,确保各党支部“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

  (2)关于党务工作队伍建设重视不够的问题。

  一是配齐专职组织员。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借助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二级学院基层党委班子,党委书记平均年龄43岁。遴选了10名优秀干部担任二级学院专职组织员,配齐了专职组织员队伍,专心专责抓党建。组织党务干部到淄博等地开展学习调研活动,到山东师范大学等兄弟高校交流学习。完善党务干部常态化培训机制,选派优秀党务干部参加上级开展的集中培训,扎实开展组织员任前培训、党支部书记轮训、基层党建实务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党务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是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明确党务工作者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纳入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将党建研究课题、党建工作方面的荣誉等纳入教师职称评审评价体系。依托学校“全省高校党建研究基地”平台,设立党建研究专项课题,列专项经费支持,纳入校级科研项目管理,激发党务工作者的研究热情和创新活力。指导各学院制定激励保障措施,将党务工作计入工作量,在绩效分配中予以充分体现。推动教师党支部书记列席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参与学院议事决策。通过这些措施,大大增强了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3)关于二级学院党的领导弱化的问题。

  一是优化二级学院党组织设置。着眼于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学校工作实际,学校党委对二级学院党组织设置进行了较大调整,撤销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设立基层党委,选优配强基层党委班子,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委在二级学院事业发展中的政治功能,在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

  二是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议事决策规范提升年”活动。聚焦二级学院议事决策,学校党委严格按照中组部、教育部党组有关通知要求,指导二级学院健全完善党委会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明晰两个会议的议事决策范围、原则、程序等相关内容。学校召开基层党组织议事决策培训会,对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进行培训。开展二级学院议事决策专项督导,通过列席会议、查看会议记录和纪要等方式,全面掌握有关情况,督促二级学院规范议事决策程序,不断提升会议质量和效率。学校各二级学院都严格执行两个会议的议事规则,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组织动员力得到明显提升。

  三是完善学校基层党建考核办法。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将二级学院行政主要负责人重视和支持党建工作的情况,与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同步考核,纳入学校基层党建考核,并与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等挂钩。

  (四)关于对上轮巡视发现问题重视不足,整改落实不彻底方面问题

  1.关于对巡视整改重视不够的问题。

  制定《中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委员会关于落实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推进。党委班子成员按照责任分工扎实推进分管领域整改工作。制定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方案,报请上级同意后,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主动认领巡视中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方向,制定整改措施,把存在的问题逐一解决到位。

  2.关于长效机制建设不够健全完善的问题。

  关于上轮巡视反馈的需要长期抓好的整改任务,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着力在制度机制建设上狠下功夫,先后研究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党支部、青年教师工作制度》等制度文件,并严格执行,取得了良好成效。针对上述问题,本轮巡视整改中,调整优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主持召开专题党委会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构建阶段性调度机制,党委班子成员根据职责分工不定期开展调度,不断增强持续抓整改的韧劲,督导相关职能部门抓好落实。

  3.关于上轮巡视指出的问题本轮巡视仍有发现的问题。

  一是扛稳扛牢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学校党委切实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管党治党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形成了“党委会研究决策、党建例会安排部署、检查组督促落实、述职会评价考核”的全链条抓党建的工作体系。党委发挥“头雁效应”,各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带头领学、带头讲党课、带头办实事,带动全体处级干部落实联系基层党支部制度,指导基层党支部规范提升行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扎实推进学校党委书记、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突破项目,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有效推动了基层党建提质、增效、赋能。

  二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结合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和基层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进一步明确基层党支部建设标准和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发挥省级、校级“双带头人”工作室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组织开展党支部书记业务培训,制定党支部书记轮训计划,全面提高党支部书记的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修订完善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办法,压紧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同时,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教师党支部对教师职称评定、考核评价进行政治把关。吸纳优秀党支部书记进入二级学院党委班子,教师党支部书记列席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参与学院重大问题决策。各学院党支部书记的党务工作计入工作量,在绩效分配中予以体现。各学院结合实际,探索制定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了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党务工作中,在党史学习教育、换届选举、党员发展等工作牵头抓总,带领各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五)关于巡视移交问题线索和信访件办理情况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巡视移交问题线索和信访件查办工作,及时建立台账,跟踪督办。截至目前,省委巡视移交的信访件办结率93.1%,问题线索办结率100%,给予降低岗位等级1人,责令检查1人,批评教育1人,谈话提醒1人。

  三、今后整改工作打算

  根据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学校党委经过三个月的集中整改,一些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修订制定了一批规章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省委要求和师生期盼,与学校事业长远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2021年10月21日,学校党委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班子成员对照巡视反馈意见,根据各自分管工作,逐一进行了深刻对照检查,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为持续抓好巡视整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学校党委将按照省委巡视工作要求,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以钉钉子精神坚决抓好后续整改落实工作,把巡视整改工作成效体现到学校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全面提升办学治校水平,加快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自觉同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对标对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巡视整改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以巡促建,构建长效机制,强化整改成果转化,促进学校事业发展。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坚持巡视整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互促进,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在工作实践中树牢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强化问题导向,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工作方案,持续开展专项督查。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各类阵地管理。完善网络平台管理,强化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抵御非法宗教传播和邪教渗透。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构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加快推进第二轮校内巡察,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三不”,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防控制度,完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的有效机制。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对干部人事、招生录取、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的监督,加大违纪查处力度。

  (三)坚持强基固本,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完成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选优配强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牢固树立重视基层、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五个聚力”,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成效。实施“党支部建设规范提升行动”,开展校级“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打造一批具有“青年政治”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品牌。探索成立党的建设科研创新团队,持续推进“党建融合321工程”,构建基层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制定党员分类管理实施办法和量化考核办法,建立党员作用发挥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注重干部实战能力培养,打造理论学习、能力提升和自我修养三位一体的干部队伍培养体系。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建设一支能够担当学校建设发展重任的干部队伍。

  (四)增强责任担当,加快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内涵和特色,强化担当作为、抢抓发展机遇,奋力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和申硕工作,狠抓内涵建设,稳步推进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有序实施,进一步夯实应用型办学定位,集中优势资源解决事业发展的短板瓶颈,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和综合实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传承弘扬“青年政治”红色基因,发挥好青年政治人才培养工作专班职能,持续强化“4+1”青年政治人才体系建设,以实际工作成效进一步强化和彰显“青年政治”办学特色。加强顶层设计,深化综合改革,充分发挥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工作专班和职业教育工作专班作用,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加快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实现学校整体应用型转型,努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话0531-58997566;邮政信箱: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31699号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办公室(邮编250103);电子邮箱:bgs@sdyu.edu.cn。

中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委员会

2022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