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之窗>理论研讨

立足抓早抓小 把功夫用在平时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7-03-29

  立足抓早抓小,实践“四种形态”,推动监督执纪转型升级,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标本兼治的具体路径,为基层纪委履行党内监督专责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抓手。只有紧紧围绕严管就是厚爱这一要求,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才能体现对党员干部的真正关心与厚爱。 

  立足“早教育”,持续提升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将教育体现在平时,从小处抓起、从日常抓起,让每名党员、每个组织都在纪律约束之中,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只有紧密结合党员干部自身特点,把握细节、注重实效,进一步创新创优警示教育方式,抓紧抓实、抓细抓常,体现纪委的“苦口婆心”和“良苦用心”,才能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真正将守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此,警示教育要更加贴近党员干部需求、紧扣关键时间节点、紧盯重点突出问题,找准角度、切中要害,真正触及灵魂、入脑入心。 

  立足“早提醒”,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只有抓早抓小、及时介入、及早提醒,才能防患于未然。践行“四种形态”,本身就是对党员干部的一种保护、一种爱护。只有将红脸出汗见诸日常,让党员干部不忘初心,自觉遵守和维护纪律,才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落实这一要求,必须坚持做到发现错误苗头就及时提醒、及早纠正,有了问题就严格执纪、动辄则咎,让党员干部心有敬畏、行有所止,让有问题的干部知错能改,让没有问题的干部受到教育警示,营造出从严治党的良好氛围。 

  立足“早发现”,真正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全面从严治党,不能只盯着极少数严重违纪甚至违法的党员干部,还要用党的纪律衡量党员干部的行为,把管和治更多体现在日常。践行“四种形态”,关键要从严监督、从严执纪,不断巩固“不敢腐”的政治氛围,让党员干部既“不敢腐”又“不想腐”。为此,要立足于早发现、早处置,防止问题由小变大,有效避免党员干部从“好同志”沦为“阶下囚”。要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的监督作用,把监督触角直接延伸到群众身边,实现纪委与群众之间的直连互通。同时,用好巡察这一利器,精准发现、定点突破,让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把握精准区分,让落实好“四种形态”尤其是第一、第二种形态更加聚焦。精准厘清“两个责任”是前提。只有通过明责、督责、履责、问责多管齐下,党委和纪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推动“四种形态”落实才能有的放矢。精准运用处置方式是路径。践行“四种形态”,必须精准区分,准确把握纪律尺度,科学运用谈话提醒、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纪律作用,充分体现出纪委的政治水平、政策水平、执纪水平。精准把握“三个区分开来”,敢于为党员干部遮风挡雨,敢于与党员干部共担风险,让干部尽心谋事、尽心干事、尽责成事,为敢啃“硬骨头”、敢蹚“地雷阵”的党员干部站位撑腰,不让干事创业者受委屈、背包袱,才能进一步放大纪委的职能和作用。把握运用“四种形态”,尤其是第一、第二种形态,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抓常、抓细、抓长,真正将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贯穿到监督执纪各个环节,让监督执纪问责更加精准到位,真正管住大多数,护好整片森林。(作者王庆峰系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中国纪检监察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