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之窗>理论研讨

傅逊:创新问责工作理念和方法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6-10-12

  时下在经济领域“放管服”改革备受关注,“放管结合”不仅对深化简政放权、推动全面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而且为我们认识问题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新的工作理念和方法。理解、把握和落实好《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不妨也从“放”“管”二字着手,做好“放管结合”的文章。   

  围绕加强党的领导,做好“放”的文章。问责,问的是管党治党不力的政治责任。做好问责工作,首要的是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激发担当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夯实政治责任。一要顺水放船,强化使命担当。《问责条例》出台,是顺应全面从严治党形势要求的有力举措,恰逢其时。多年来,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到推进“三转”、聚焦主业主责,从《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的制定,到《问责条例》的出台,无数事实证明,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动真格。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还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这反映出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和从治标为主到标本兼治的深刻变化,为严肃问责提供了坚强保证。作为纪检监察机关,问责工作是分内之事,做好问责是应尽之责,必须始终保持“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忧患意识,牢记责任使命,积极担当作为,把问责落到实处。二要有的放矢,夯实政治责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承担多重职责或肩负多个职务,但政治任务是最首要的任务,政治责任是最根本的责任。只有一以贯之重视党的建设,履行好主体责任,抓早抓小、动辄则咎,确保本地区本部门风清气正,各项工作才有坚实基础。反之,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不力,党组织内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滋生蔓延,其他方面出再多成绩也于事无补。因此,做好问责工作,就要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认识误区中摆脱出来,将工作重点指向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保证目标不虚、靶向不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要抓住重点,突出关键少数。推进党的各项事业,关键在干部,关键在担当。从某种程度上说,领导干部的担当体现在两个方面:敢于决策,创造有利局面;敢于担责,承担不利后果。要通过严肃问责,着力整治“为官不为”“为官慢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实践中,要注意区分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和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前者是《问责条例》规定的问责对象,要依照条例严肃问责。  

  着眼健全长效机制,下足“管”的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做好问责工作也要坚持“严管”,管是基础,严是关键,须臾不能放松。一要挺纪明责,体现责任的广泛性。虽然《问责条例》突出“关键少数”,但并不代表对“关键少数”以外的“大多数”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问责条例》明确规定了问责主体、对象、情形和方式,建立起覆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体系。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有权就有责,有责要担当,只有知责明责才能更好地履责尽责。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各级领导干部熟知“四问”,即由谁问、向谁问、问什么、怎么问,进一步明确职责,找准定位,聚焦发力,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中。二要从严问责,体现责任的严肃性。过去,明文规定的问责方式多达十几种,而实践中往往以诫勉谈话、批评教育为主,很少使用组织调整、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致使问责的震慑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问责条例》将问责方式进一步精简为对党组织的3种方式和对领导干部的4种方式,这些方式已经在监督执纪问责的实践中得到有效验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注重区分不同情形和严重程度,合理运用各种问责方式,该诫勉的及时诫勉,该处分的坚决处分,同时要注重组织处理与纪律处分的有机衔接、配套联动,体现从严要求。三要终身追责,体现责任的长期性。从古至今,“责”都有“债”的含义,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因人而异,不因时而变。同样,管党治党的责任落实不到位,也要终身追责,不因领导干部职务调整或退休而改变,这是《问责条例》的鲜明特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高悬问责利剑,完善责任倒查机制,让领导干部时刻警醒、不敢懈怠。同时,要慎重问责,综合评判违纪问题的性质和情节,注意厘清领导干部的责任边界,做到精准问责,避免盲目追责。(作者系山东省威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