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之窗>监督检查

青岛市黄岛区:监督沉下去 护航脱贫攻坚

来源: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0-05-29

  “尹书记,太感谢你了,我们村贫困户吴仕战今天到公益岗位上班了”。近日,青岛市黄岛区琅琊镇吴家村党支部书记吴学群打电话给镇纪委书记尹怀方。这个电话也让尹怀方牵挂多日的一件心事落了地。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黄岛区纪委监委在强化疫情防控措施精准监督的同时,发起“为企业护航——纪委监委在行动”,主动对冲疫情冲击,紧盯企业复工复产政策落实,力促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将监督“探头”延伸到扶贫就业最前沿

  今年57岁的吴仕战年轻时因左胳膊受伤丧失重体力劳动能力,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前几年他在海边给养殖户看护养殖池,每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2019年,为恢复生态环境,黄岛区下大力气进行蓝湾整治,对沿海的养殖设施进行拆除,吴仕战因此没了工作。琅琊镇纪委书记尹怀方带领纪检干部走访慰问时,吴仕战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帮助自己找到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

  今年,该镇纪委在贫困户建档立卡监督检查中发现,还有很多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因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就业、面临返贫的现实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镇党委组织开发部分公益性岗位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确保有劳动力、有就业意向的贫困户不因疫情影响而返贫。

  在公益性岗位招聘及就业帮扶中,镇纪委开展专项检查,坚决防止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及优亲厚友等问题的发生,确保把这项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有需要的贫困户手中。

  “我每天就是负责清理垃圾处理厂周边的卫生工作,每月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到公益岗位上班后,吴仕战很是满意。

  护航企业发展带动吸纳贫困户就业

  位于六汪镇常家庄村的“常回家”农业产业园里,小白菜、西蓝花长势正好。“常回家”项目是2018年引进的重点扶贫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1400余亩,主要种植各种蔬菜,是该区重要的“菜篮子”。眼下正是蔬菜种植的旺季,需要大量人力进行蔬菜种植和管理,可是受疫情影响,学校推迟开学,不少工人在家照顾孩子,导致园区工人不足。

  今年,像“常回家”项目这样面临发展困难的企业不在少数。为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尽快进入“快车道”,黄岛区纪委监委搭建工作专班,成立六个专项工作组、九支工作小分队,分赴全区23个镇街,围绕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打通阻碍企业发展的“末梢梗阻”,护航企业发展。

  企业转起来,扶贫跟上来。为积极对冲疫情影响,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压力,黄岛区出台《关于积极应对疫情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对承租国有企业经营性房产的中小企业,减免或减半征收1至3个月的房租,减轻经营负担;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用电、用气、用水等,实行‘欠费不停供’措施……”黄岛区纪委监委针对这些举措展开精准监督,确保惠民政策能够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共有15家区属企业为477家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落实了减免房租政策。受益企业也在稳发展的同时稳就业,保障已就业贫困户不失业。

  “‘常回家’项目流转了我家2.2亩地,每亩地有1000块钱的费用,我闲时还能打一份工,每天也能挣100块钱。”在“常回家”项目打工的贫困户常立胜开心地说。

  精准监督促进扶贫就业政策落细落实

  同样享受到就业优惠政策的还有泊里镇尧头一村的村民董克晓。在董家口港建设之前,董克晓一家家庭收入主要靠的是每口人1.05亩的土地,家庭收入较低。随着港区的建设开发,尧头一村整体搬迁。“失去土地后应该怎么生活”成为困扰董克晓一家的头号难题。搬迁工作不仅仅是给群众“挪个窝”,要想让群众住的好,首先得解决大家的就业问题。

  为此,黄岛区纪委监委聚焦贫困户民生政策落实问题开展专项巡察,严查扶贫资金使用、扶贫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微腐败”问题,将扶贫就业政策落实问题进行“挂单督办”,督促镇(街)党委政府根据群众意愿和实际劳动能力,为贫困群众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同时,引导企业在招聘时向贫困户倾斜,帮助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

  “前期我参加了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班,考核合格后我就到董家口港矿石码头工作,现在主要是维护门式起重机,离家不远,每月还有四五千元的收入。”谈及现在的工作,董克晓一脸满足。

  “我们将继续紧盯扶贫就业政策落实,力促搬迁户就近就业、贫困户稳定就业,实现脱贫目标。”黄岛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室副主任刘娜说。(青岛市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王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