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4-11-26
“经过复议调解,执法部门最终减免了罚款,不仅在经济上给我们减负,也避免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这样的执法‘有温度’。”近日,面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惠民县某装备制造企业负责人在谈及行政执法复议结果时满意地说道。
此前,该企业因安全生产检查未达标,被应急管理部门依法处以三万余元罚款。收到处罚决定后,该企业通过“阳光惠企”执法监督平台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县行政复议服务中心召开行政复议案审会、调解会讨论后,认定其符合“首违免罚”条件,不予以处罚。
打造“阳光惠企”执法监督平台,让企业诉求直通职能部门,是惠民县纪委监委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的重要手段。该平台汇集全县34个行政执法部门、1300余名执法人员、500余项执法检查事项和6.1万余个市场主体的信息,推行“审、扫、验、评”运行机制,要求执法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入企调研前后扫码报审执法检查信息、上传执法结果,企业扫码实时查看执法情况、反映问题诉求、提请行政复议,让“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落到实处。
针对重复执法、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和调研频次过高等问题,平台专门设置计划执法、联合入企、问题反馈、整改验收、风险预警等功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无备案检查、超计划检查、应查未查、重处罚轻监管等问题,并探索推行“综合查一次”、非现场执法等举措,在确保依法行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精减入企检查频次,减轻企业迎检负担。
惠民县纪委监委依托平台建立执法监测、行政处罚等数据监督模型,构建建立“纪检监察监督+行政执法监督+12345热线”联动机制,实现信息互通、问题互商、线索互移,合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今年5月份以来,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司法局开展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对2021年以来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通过数据比对、抽查案卷、实地核查等方式,查处不正当、不合理执法和吃拿卡要等问题15起,处理1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人。
针对涉企行政执法违纪违法问题背后暴漏出的监管漏洞和廉政风险点,该县纪委监委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6份,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围绕日常监管、权力制约、制度执行、工作作风等方面开展自查自纠、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并以监督意见书、提示函等形式将问题反馈至分管县领导进行督办,健全压力传导机制,确保整改见底见效。同时,该县纪委监委着眼常态长效,强化系统治理,推动县司法局制定出台《法治服务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十条措施》《行政执法考核评价办法》等制度,建立涉企执法联审联督、信息公示、考核评估等10余项机制,组织执法部门修订完善《涉企行政执法检查事项清单》,以及通过常态化开展伴随式执法监督、行政执法案卷评审、涉企执法专题培训等工作,促进涉企执法阳光规范,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滨州市纪委监委)
Copyright www.sdjj.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纪委监委版权所有网站首页网站声明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911号鲁ICP备05019079号-2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