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身边故事

用行动传承家风

来源: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1-07-02

  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我的家,没有富贵、没有门第,却被外公用奉献在前、吃苦在先,敢于担当、懂得感恩的老红军战士的言传身教,树立起了精神传承。

  你可能想象不到一个血肉之躯能承受多少伤痛。外公的额头、左肩、右脚、右腿都留下了永远的“军功章”。小时候坐在外公怀里,我轻轻抚摸着他的伤疤,问他疼不疼,外公摸摸我的头,笑着说“不疼”。不疼吗?看着外公上扬的嘴角,飘远的眼神,我就知道,他又想起了那些被称为故事的“故事”。

  1944年春,那时还很年轻的外公奉命在营里镇黑冢子村附近进攻敌军给养车,一颗子弹倏地擦肩而过,若是外公个头再高些,怕是整个肩骨就被打穿了;1945年春,外公在台头镇邢家茅坨村作战时,右脚趾被弹片炸裂,淋漓的鲜血躺了满地,外公还是坚持完成了作战任务;同年,外公又在昌邑作战时被一颗子弹打中,整整住了2个月院才能下床,劫后重生的喜悦还未享受,就在跟日军交火时,被一颗照明弹的碎片击中额头。也是外公命大,若是伤口再深几毫米,我也就没有外公了。

  外公经常念叨,对他们来说,常常是“今天列队时站在你身旁的人,也许明天一战后就再也见不到了”,每说到这,他的眼角总是蓄满泪水,哪怕最后战争胜利了,天人永隔的战友们也只能出现在回忆与故事中,而我也从这些英雄身上学到了家国为先的大义。

  外公也有过辉煌的时刻,1942年参加革命的外公,凭借身材高大又能吃苦的优势分得一杆步枪,要知道那时的部队生活艰难,装备十分稀缺,在大家都是自制土枪的情况下拿到步枪足够让外公“得意”许久。外公也没有辜负组织的这份信任,1944年6月,他所在的寿光独立团要攻打张景月部在青州南张楼的据点,因实力悬殊所以选择夜袭。外公主动请缨打前战。他一直等到天将亮未亮,哨兵最困乏的时候才动手,击倒哨兵的同时还往屋里扔了两颗土炸弹。那次战斗,他们大获全胜,缴获了3挺机枪和6支步枪,因此还成立了机枪班。

  “连长特意为我申请了一件新军装,墨绿色的,跟别人的不一样。只是1945年战役很多,几乎天天打仗,后来这件军装也染成了血色。”外公的力气很大,是班里唯一一个能手持机枪作战的机枪手。也是因为力气大,几乎每次有受伤的战士都是由外公背回来。慢慢的,伤员的鲜血将外公的军装染成了暗红色。

  战争结束后,外公回到了刚解放的寿光城。那时公社、大队不论有什么脏活、累活,外公都抢着干带头干。他就这样在奉献中度过了不平凡的一生,而我们也在耳濡目染中懂得了感恩与奉献。(孙倩倩 寿光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