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身边故事

榜样的光芒指引着我们前进

来源: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1-06-28

  前不久,我有幸采访了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乳山市第一届纪委常务副书记于建,现场聆听了老人家讲述的那段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和筚路蓝缕的建设往事,心里除了敬佩,更多的是震撼和感动。

  1950年,25岁的于建响应国家号召,毅然离开家乡,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枪林弹雨中,他立下两次战功。见面前,我知道于老是抗美援朝的老英雄,也是纪检监察系统的老领导,不由心生敬畏。见面后,更觉得他像是邻家的爷爷,那么朴实、慈祥。

  采访中,于老的儿子于锡宇拿出父亲的军功章向我介绍,言语间透出满满的自豪,可于老却稍带怒气地说:“收了,收了,拿出这些来做什么。”

  于锡宇这才告诉我,于老平时很少向家人提起他保家卫国的往事,更不让提他获得的这些奖章。抗美援朝时期,老家曾收到过一张彭德怀元帅亲笔签字的表彰喜报,家人一直把它挂在墙上。于老回国后,对孩子们讲,自己的荣誉不算什么,那些牺牲的人才真的不该被忘记。于是,喜报被取了下来,奖章也都被收进箱子。从于老深藏功名、淡泊名利的言行中,我看到了一名共产党人坚定的党性修养和坚守的初心使命。

  回忆起曾经的战争岁月,老人几度哽咽。在第三次战役中,于老与一名战友在遣送物资时遭遇敌机扫射,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物资车被炸翻到壕沟里,战友不幸牺牲。眼见那些珍贵的药品在机枪的扫射下无处隐藏,他心急如焚,冒着机枪扫射,从积雪的壕沟里抢出了物资。提起牺牲的战友,性格坚毅的老人眼眶湿润、声音哽咽,但没有在我们面前流泪。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那些战争中磨砺的品格也被老人延续到了工作和生活中。

  “除了单位过节分些福利,父亲从来没有往家里带过什么东西,曾经有位同事送来一箱酒,父亲执意又给他送了回去。”于锡宇说,“父亲从不违规替人办事,有老朋友、老同事找他求情打招呼,他都不念私情;但是每当有什么福利政策,父亲却总是先考虑别人,把有限的名额让给工作肯出力、有成绩的后辈,对于评先选优这样的事更是尽可能地‘靠后站’”。

  采访临近中午,于锡宇很为难地问我:“要不今天先到这吧,父亲有点累了。”此时我才发现,已是97岁高龄的于老虽然行动不便,但他在沙发上不倚不靠,尽力挺直着腰,就这样整整坐了一个上午。老人言谈举止间流露着对党的绝对忠诚、高度的自律和朴素的作风,他的事迹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不变的初心和永恒的使命。

  那次采访后,我时常想起于老的神态和话语,他的奋斗经历、理想追求和革命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要把对党的忠诚化为具体行动,把慷慨奉献、不求名利、不畏艰难的品格落实到每一件小事、每一项工作中,追随着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芒和足迹,把党史的滋养转化为奋斗的力量和自觉,为全面从严治党贡献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孙琳 乳山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