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山东:严管与厚爱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2-01

  新华社客户端济南1月31日电 近年来,山东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精准规范用好问责利器,防止问责乏力。同时不断细化容错情形、规范容错程序、改进纠错机制,并将严查诬告陷害、澄清正名、关爱回访整合一体,引导党员干部放下包袱。严管与厚爱的有机结合,正激发起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

  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 

  “这下放心了,心里也敞亮了,感到非常温暖。”从担心被问责到得知不予追究问责,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环山街道办事处宋家沟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相关负责人的心定了下来。

  2022年7月,合作社的装修市场电缆突然损坏,4个租用商铺的企业断电,无法正常生产经营。按照以往议事审批流程,敲定维修事宜需要起码一周。为尽快解决供电问题,合作社党支部集体研究决定特事特办,先行购买电缆。

  后来该合作社申请报账时,有关部门发现该事项未按规定履行程序,遂向街道纪检监察工委反映。街道纪检监察工委认为,合作社党支部虽然违反了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程序,但其目的是为了保障租户经济利益,且事后补充履行了相关程序,符合容错免责情形,不予追究问责。

 

  既维护制度权威,又保护一线积极性;既恪守严管厚爱,更不忘激励担当。山东纪检监察机关秉持“纪检监察机关也是党员干部之家”理念,坚持“三个区分开来”,问责不为者、保护担当者,宽容失误者、打击诬告者,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精准问责追责,问出担当与干劲 

  “精准规范问责是实现‘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途径。问责只有做到精准规范,才能防止乱作为、转变不作为、激励真作为,才能真正问出担当、问出干劲。”山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夏红民说。

  山东纪检监察机关把握“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精准问责”原则,细化问责情形、健全问责流程,严肃科学开展追责问责,确保问责结果经得起检验。

  板子只有打得准,才能让“挨板子”的干部心服。“组织上本着对干部负责的原则,公平公正看待干部所做的工作,没有对我进行问责,我备受鼓舞,将继续把责任扛在肩上,放心大胆地抓工作。”菏泽市一位领导干部感慨。2022年当地一起问责案件中,这名同志起初在追责问责范围内。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调查、精准分析后,认为其履行了应尽职责,且未发现其他问题,于是将其从问责人员名单中排除。

  2022年,山东共问责党组织287个,党员干部、监察对象5669人。问责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严格依规依纪依法进行。山东省纪委监委制定问责工作规程,从启动、调查、报告、审批、实施到公布等各环节,全面规范问责工作,最大限度压缩问责的任性空间。

  规范容错纠错,及早纠偏、督促整改 

  2022年初,山东省纪委机关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容错纠错的办法,进一步细化容错情形、规范容错程序、改进纠错机制,做实界错、容错、纠错“三个环节”,从制度层面建立责任明晰、措施具体、程序严密、配套完善的容错纠错体系。

  山东还开具了“升级版”正面清单,在改革创新和干事创业过程中,给予敢于担当作为干部一定的“试错权”。正面清单包括11种容错减责、4种容错免责情形,涵盖服务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应对自然灾害、创造性开展工作中出现的失误错误,包括履职中的无心之过、探路先行的改革偏差、触碰复杂矛盾的因公差错、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工作失误、紧急情况下的程序缺失等。

 

  对干部的失误错误,如何客观公正做出评价?山东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在容错研判上,主要从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后果影响、挽回损失等6个方面综合考量、分析,同时注重了解掌握容错对象的现实表现和工作状态,能容尽量容,推动有错向有为转变。2022年以来,全省838名干部被容错纠错。

  容错不等于纪律“松绑”。在制定正面清单的同时,山东也列明负面清单,明确规定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或者严重违纪违法;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造成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严重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破坏,或者引发严重群体性事件等“五种情形”不能容。

  山东纪检监察机关还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向诬告者亮剑,为清白者正名,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撑腰,引导党员干部放下包袱。2022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为2152名干部澄清正名。

  “精准运用‘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下一步,我们将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和激励担当作为的内在统一关系。”山东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充分调动和保护党员干部积极性,推动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萧海川 初英杰 刘德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