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首页>要闻

革命性创新的力量
——探访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8-06-25

  “总书记冒着大雨考察制造基地,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对海洋工程和海工企业员工的关心!”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来福士”)党委书记、CEO兼总裁王建中回忆起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公司考察的情景,难掩激动之情。

  6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近距离察看停靠在这里的自升式修井生活平台,远眺“蓝鲸1号”半潜式钻井平台、“泰山”龙门吊、海洋牧场平台,向企业有关负责人详细了解高端海洋工程设备制造、维护、运行情况。“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让现场的干部职工倍感振奋。

  中集来福士的前身,是建成于1977年的烟台造船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中集来福士40年来不断壮大,逐步成长为国内高端海工设备的领军企业,其发展历程也是我国海洋工程行业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山东烟台的中集来福士制造基地,探访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这些大国重器及其背后的故事。

  “蓝鲸”钻井平台: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

  海上钻井平台被称为“流动的国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实力和发展方向。10年前,中国还没有自主制造海上钻井平台的能力。现在,中集来福士不仅能够自主设计制造,而且工艺领先。

  记者来到中集来福士厂区的深水码头,几座不同颜色的钻井平台伫立海面。其中两座黄色的平台,明显大出不少,十分惹眼。

  “这两座就是大名鼎鼎的‘蓝鲸’系列钻井平台,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海上钻井平台、中集来福士设计建造的深海利器。”“蓝鲸”项目技术经理刘忠林指着黄色的平台说。

  刘忠林介绍,“蓝鲸1号”与“蓝鲸2号”是“姊妹船”,设计规格相近,在今年热播的央视纪录片《大国重器》(第二季)和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中均重磅登场。

  去年3月,率先建好的“蓝鲸1号”被派往我国南海神狐海域,执行可燃冰试采任务。连续60天的产气时长、30万立方米的产气总量,双双打破海域可燃冰开采的世界纪录,其间还经受住12级台风“苗柏”正面冲击,“蓝鲸1号”圆满完成“首秀”。

  只有超强的装备,才能创造超级奇迹。“蓝鲸1号”这个自重43725吨的“海上巨无霸”有37层楼高,甲板有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它装载的设备有2.7万多台,可以在全球95%的海域作业,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

  由于“蓝鲸1号”正处于整修改造中,刘忠林带着记者一行登上了即将赴远海进行联调测试的“蓝鲸2号”。站在长117米、高118米的平台面前,才真正感受到人的渺小——仅从地面到“蓝鲸2号”的甲板就有50多米高,相当于沿着旋梯爬了10多层楼。平台上设施一应俱全,生活区可供220人住宿,工作区设计得井井有条。

  “蓝鲸2号”于去年11月完成首航。8个推进器,加上全球最先进的DP3动力定位系统,确保平台在16级台风下屹立不倒。“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在码头安装推进器。”刘忠林自豪地说,过去,安装推进器只能在深海完成,仅安装费就需要1000多万元;现在,中集来福士把安装成本降到了十分之一。

  创新不止于此。钻井平台通常都是一个钻塔、一套钻井系统,而在“蓝鲸”项目上有两套钻井系统,双钻塔实现了同时工作,可以一个打井,一个双线接管,比之前的钻井效率提升了30%。

  “蓝鲸”的诞生,历经波折。

  资料显示,钻井平台分为自升式和半潜式两种。前者因其作业灵活、可移动性能好、价格低廉等特点,订单颇丰,吸引了不少国内有实力的船厂。而半潜式钻井平台结构复杂、造价偏高,在过去几年鲜有国内船厂问津,全球70%的订单主要集中于新加坡和韩国。

  “此前大家都在做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更难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只为把整个中国海工产业链中的短板补齐。”刘忠林回忆,现在看来,公司作出这个决策的战略意义非凡。

  通过建立国家级工程实验室、与科研机构合作、收购国外优秀设计公司,中集来福士逐步完成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目前,在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生产上,中集来福士已实现同一母型的系列化以及同一船型的批量化。

  “泰山吊”:力拔2万吨的最强起重机

  在中集来福士的码头,有着比“蓝鲸”钻井平台更大的标志性建筑,这便是世界上最大的吊点桥式起重机——“泰山吊”。

  此前,新加坡和韩国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实力和项目经验,一直在全球高端海工装备市场占据着重要位置。建造同样的深水海上钻井平台,国内企业的工期要长出不少。

  想要“弯道超车”,必须做到革命性创新。

  钻井平台的传统生产方式,需要将物料自下而上像搭积木那样一点点叠加起来,特别是半潜式钻井平台上半部分船体的甲板盒,要拆分成十几个1000吨左右的小块,再吊上去高空作业。如果将设备的上、下船体同步建造,靠重型起吊设备一步合拢,可以大大简化程序,缩短项目工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集来福士联合大连重工用一年半的时间,专门设计建造了“泰山吊”。凭借超强的起重能力,“泰山吊”在2008年4月完成了20133吨的起吊重量,一举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并保持至今。

  “‘泰山吊’荣获多项国际大奖,包括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最佳机械工程成就’奖和美国休斯敦海洋技术展‘新技术之光’奖。”“泰山吊”设备主管张津维告诉记者,吊机采用高低双梁结构,设计提升重量达20160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起重量、最大跨度、最大起升高度的桥式起重设备,也是当今世界上技术难度最高的大型起重设备。此前,国内外还未出现过起重超过万吨的设备。

  记者跟随张津维来到“泰山吊”的“脚下”,近距离观察这个高度133米、跨度125米的“巨无霸”。

  “泰山吊”的“大”,令人震撼。从平地到达113米的高梁平台,记者一行坐电梯用了3分钟时间。去往高梁顶部,还要再爬20米高的旋梯。

  在“泰山吊”顶,记者遇到了正在巡检的电气工程师高奎增。“恐高的人不敢上来,我已经习惯了。”高奎增笑着说,他们每隔几天就巡检一次,每半个月还要试机一次,确保设备随时待命。

  自重8400吨;前后两排吊钩,共计48个吊点;12套起升机构,单根钢缆长达4000米……庞大又复杂的“泰山吊”,为中集来福士提供了安全、快捷的大合拢方式。

  “此前50个月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建造周期,现在已缩至30个月左右。”张津维说,上下船体一步合拢的建造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制造工艺,这个独特优势在当今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超越。

  此外,中集来福士先进的下水驳船、大型超宽船坞、超大型起重设施及深水码头等建造深水钻井平台的批量并行建造模式,解决了传统海洋平台建造工艺中占船坞时间长、耗费人工多、高空作业危险大等问题。

  凭借世界一流的重型装备和坚持不懈探索创新,中集来福士成为国内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半潜平台、自升平台及海工特种船舶三大系列产品线的海工企业。

  海洋牧场平台:新旧动能转换的闪亮名片

  6月9日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参加晚宴的国宾们未必知道,他们享用的美食是在中集来福士打造的“海上厨房平台”烹饪和分餐的。

  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的西南海面,两座蓝色的海上厨房平台静静“站”在海里,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座平台设计的长和宽都是25米,采用4根长29米的圆柱形桩腿及液压插销式升降系统,可抗12级台风。

  “海上厨房平台是中集来福士以海洋牧场平台为基础进行改造的,可以临时性满足峰会餐饮服务需求。”平台项目经理卢晓对记者说,峰会结束后,平台将被放置到青岛附近的海洋牧场继续使用,符合节俭办会理念。

  卢晓提到的海洋牧场平台,是中集来福士根据海洋渔业需求,按照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技术标准自主设计建造的最新产品。平台与鱼礁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海洋牧场体系,使海藻附着,聚拢鱼群并为其提供食物,成为海底鱼群的家。

  交付7座,还有14座在建,海洋牧场平台和深水网箱已经矗立在山东全省海岸。深远海渔业成了中集来福士新旧动能转换的一张闪亮名片。

  记者登上了一座正在建造中的海洋牧场平台,发现平台已经被改造成海上垂钓休闲场所,各类设施非常齐全。中集来福士研发设计中心助理总监傅强介绍,海洋牧场平台可搭载各种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并装修成不同的风格。“该平台适用于海上水质观测科研、海上养殖、海上旅游休闲、海上观光酒店、海上垂钓娱乐等广泛领域,真正形成海岸陆地的延伸。”傅强说。

  “我们用第二产业的装备技术去武装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取得不少探索成果。”王建中告诉记者,公司坚持以平台造平台的创新思路,由油气领域向深远海渔业领域、海上游乐领域、海上智慧城市转化,构成了海洋开发的完整体系。

  从海上油气田,到海上粮仓,再到海上服务,中集来福士用十年坚守创新,建立起了中国人的“海工自信”。

  创新永无止境,海洋大有作为。“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更多地把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上去,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手里。”王建中表示。(本报记者姜永斌 张晓明 通讯员王凯 刘康)

Copyright www.sdjj.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纪委监委版权所有网站首页网站声明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911号鲁ICP备05019079号-2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